北京永定河沿线考察

文/俊杰   供图/考察团队

2012年4月20日,我和几位同事一起从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起,一路沿永定河向下游开展地理考察(我们是中学地理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所限,考察内容比较浅显,权当茶余饭后闲谈,跟大家分享一下。

【准备篇】

其实,这次考察活动,我已经计划了半年多。之所以选择这条线路,首先是因为离我们(丰台区)比较近,而且永定河城区河段的治理、园博园的建设等,与我们的区域发展密切相关。

具体的准备工作大致包括:

1.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

一本指导性的书籍是《游京郊学地理》,首师大和部分远郊区县教研室合作编写的,用于指导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网上查了一些文章,如:《走近2012:永定·永定河》《人造永定河》等。

2.制定考察方案

根据这些资料,选定考察点,编写考察方案(因为是作为教研组活动的考察,要争取学校的支持,所以,正式的考察方案还是必要的)。具体方案如下:

活动背景: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三千多年前,北京建城之始的蓟城正是选址在古代永定河渡口(今卢沟桥附近)以东不远的蓟丘附近,这里就是永定河泥沙堆积而成的洪积-冲积平原。三千多年来,永定河以其丰富的水量和泥沙滋养着北京小平原,也因其水量不稳而难于更好地造福百姓。直到建国后官厅水库等一系列水利设施的修建,才有效地控制了河水泛滥之害。同时,随着沿岸用水量不断加大,上游来水量不断减少,北京三家店水库以下的平原河段已常年断流。干涸的河床黄沙裸露,她又似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河西地区与快速发展的北京隔离开,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

2009年11月,北京市政府提出《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简称城南行动计划),指出:“建设永定河水岸经济带,构建西部绿色经济走廊。整体推进永定河水环境、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和配置体系、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吸引高端产业项目落户,将永定河沿岸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兼具优美生态环境和良好经济发展态势的水岸经济带。”如今,2013年园林博览会场馆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永定河公园也已经开放。作为自然河流的永定河已死,北京城市建设促其生态、社会、经济价值的重生。

身为地理老师,野外是我们最生动的课堂,开发乡土地理教学资源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本次考察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活动目的:

考察家乡地理风貌,考察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建设现状,考察永定河沿岸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情况,探讨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活动安排:

2012年4月20日全天野外考察

考察点1:城区河段“四湖”
考察点2:三家店河段
考察点3:清白口河段
考察点4:爨底下村

(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考察点)

考察内容: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现状,河流地貌等。

考察成果:一个月内形成考察报告(图片资料和文字报告)

所需支持和资金预算:

爨柏景区门票费用:35元/人*7人=245元 旅游意外保险:2.2元/人*7人=15.4元

其他:自带午餐、饮水、雨具,相机、地图、考察资料等

3.确定具体考察内容,打印清单

临行前,为确保考察的顺利进行,还要再对各点的考察内容仔细研究,根据时间等条件进行取舍。打印出清单供大家学习。

※爨底下村:

(1)龙王伏魔庙(侧面观看村貌)
(2)南山坡(正面观村貌,村落选址,村落)
(3)爨头南侧峡谷(石灰岩层理、颜色、形态,河流峡谷地貌,河谷两侧崩塌痕迹)
(4)爨头西侧古道旁(古河道,河道变迁的原因)
(5)支谷“壶穴”(“壶穴”成因,爨底下村名由来)

※青白口村:

青白口系页岩

※三家店:

(1)水闸桥(水闸选址,南北两侧桥梁的分布)
(2)水闸西岸公路旁(九龙山脉北侧岩层倾斜情况,观察对面的永定河引水渠引水口)
(3)水闸西山凉亭(九龙山脉南侧岩层倾斜情况,俯瞰水闸桥及其以南三座桥)
(4)铁路道口里(砾岩)

※下游河堤、河道:

(1)园博园、园林博物馆等建设现状
(2)门城湖、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现状

4.准备和打印地图

手头没有大比例尺地图,只好上百度地图分区分段截图,打印出来。行车途中可随时查阅,清楚自己的位置。打印了普通地图和卫星图两种,各有用途。(较大比例尺的卫星图只限于城区附近一定范围)

打印卫星图

 

打印卫星图

【考察篇】

考察路线
考察路线

我们先驱车直达爨底下村,再顺河而下。路线图中,爨底下村、清白口村、莲石湖、晓月湖的考察点位置是准确的,其他考察点有的是沿途发现考察对象随即停车,甚至行车中拍照,我根据照片拍摄时间推测出大体的位置。

爨底下村:

(舍去了龙王伏魔庙考察点)从南山的东侧(停车场附近)拾级而上,在半山坡上可以从侧面观察村落,按地势高低分为两层。对面山坡上呈漏斗状的一片是什么呢?

山坡上呈漏斗状的是什么呢
山坡上呈漏斗状的是什么呢?

到达南山坡顶,俯瞰村落全貌。古村落依山傍水,建在河流凸岸的河漫滩平原和缓坡上,由于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村落所在凸岸不易被流水侵蚀,比较安全。民居呈扇形分布。村前的河流已经断流,根据地势高低,可判断其流向。根据古井的位置,可推断最早建设的民居应当是临近古井的、地势较低的民居,这里取水方便。而高处的民居,则是后来随着人口增多才建设的。

南山坡上看村落全貌(图/李老师)
南山坡上看村落全貌(图/李老师)

顺着南山上的小路继续西行下山,看到人工修筑的像梯田一样的多级平地,应该是护坡、绿化用的。这也就是刚才在对面看到的漏斗状的一片,从那个角度看到的刚好都是石头垒起的坝子、石墙,所以颜色跟其他山体不同。

石头垒起的坝子、石墙
石头垒起的坝子、石墙

下到半山坡,我们在一处平地上驻足观察村前的河道,仔细分析河道的位置。由于河流常年无水,部分河道已被开垦。河道应该在两口古井南侧并有一定距离,东边还有一小段河道保持原貌,河岸上的荒草、树木能指示河道的位置。此外,根据河流“凹岸侵蚀”的规律,河道应该是逐渐向南迁移的,就在南山脚下。

古井和河漫滩位置关系
古井和河漫滩位置关系
红花锦鸡儿
红花锦鸡儿

下山后,到村落的主街上,跟着一个旅游团走了走,看看就地取材、风格古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路面多采用青色、紫色石材铺筑(具体是什么岩石说不好,也许是板岩吧),取“紫气东来”、“平步青云”之意。最高处的一户人家房子最大,是当地的财主。导游讲了一堆小故事。

爨底下村貌(图/曹老师、丁老师、骆老师)
爨底下村貌(图/曹老师、丁老师、骆老师)

(撰文时再细读《游京郊学地理》中的描述,感觉爨头地区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考察清楚,当时时间仓促,有些猜测的观点也有待考察。)

沿村前公路向西北而上约一千米处,是所谓的爨头地区。为了省时间,我们是开车过去的,进了小峡谷才下车,错过了爨头处陡崖的考察。在爨头南侧的峡谷内(当地称“一线天”),我们观察了两壁的岩石。

“一线天” (图/曹老师)
“一线天” (图/曹老师)

岩石看上去是黄色的,不像石灰岩,但仔细看,颜色不均。正在狐疑,一辆货车经过,掀起尘土飞扬。这下我们知道为什么岩石都是黄色的了,是尘土落在岩石上所致(要是带了地质锤就简单了,敲开一块岩石即可看到新鲜的岩石断面)。

两壁的石灰岩(图/曹老师)
两壁的石灰岩(图/曹老师)

两侧岩壁都是石灰岩,高处已经有些经弱酸性流水作用形成了微观的喀斯特地貌(跟溶洞的行程是一个道理)。这个小峡谷的成因,我们猜测是流水侵蚀而成,大家还分析谷内曲流对两岸的塑造作用。

岩壁高处的喀斯特
岩壁高处的喀斯特

穿过峡谷,沿右侧小路拾级而上,寻找“壶穴”。可是,眼前的情况跟书上描述的路线对应不上,怎么也找不到。正在失望,一位同事在山路的石阶上看到一个很小的石窝,形态酷似书上的图片,只是太小了。难道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壶穴”?(从形成原理来看,这个小石窝应该也是流水侵蚀而成,跟壶穴一致。但壶穴的流水上方应该有一个高出的陡崖地貌,流水落差加大,形成更大的冲蚀力量。根据书上的描述,壶穴应另有所在。可惜当时没有找到,只好留待日后再考察了。)

山路上的石窝
山路上的石窝

从爨头地区原路返回爨底下村,临近村口的时候,路边有两一处山体坍塌的碎石滑落堆积而成的地貌——倒石堆,碎石滚落的路径清晰可见。倒石堆上没有植被,比较新,说明山体仍在继续崩塌。

路边的倒石堆
路边的倒石堆

就在倒石堆的旁边,有一处明显的岩层弯曲。能看出来吗?虽然不完整,但很明显能看出弯曲,这就是褶皱。右侧的岩层很难看出弯曲,非常破碎,说明这里发生了断裂。

路边的弯曲的岩层
路边的弯曲的岩层

找了个舒服的路边用过午饭(大家自带的,很有小时候春游的感觉),开始往下游走。离开爨底下所在的山谷,回到永定河岸,就是斋堂镇所在的山间小盆地。这里宽缓的地形利于聚落规模的扩大。

斋堂附近的永定河
斋堂附近的永定河

大约是在东斋堂附近,我们发现路边有一处高坡露出完整清晰的剖面,随即停车。路边出露的河流堆积地层剖面,在河流北岸,属于第四纪沉积地层,形成于大约300万年前。根据地层堆积物粒径大小、岩性等,可分析堆积环境,推断古地理环境特征。堆积物在公路(109国道)北侧,永定河道在公路南侧。

永定河北岸的第四纪堆积地层剖面
永定河北岸的第四纪堆积地层剖面
剖面上部
剖面上部
剖面中部
剖面中部
剖面下部
剖面下部

在河道的南侧,明显看出有三层高低不同的房屋。最下面一层与公路所在的高度基本齐平,向高处的两层就像是两级台阶一样高出地面。能看出来吗?

永定河南岸的河流阶地
永定河南岸的河流阶地

这两级高出的“台阶”叫做河流阶地,是由河道在河谷内变迁而形成的地貌,最高一级叫一级阶地,次高一级叫二级阶地。

车子慢慢离开斋堂附近的宽缓地带,进入河流峡谷。两侧陡峻的山体时而展现它清晰的层理,时而显露出部分层面,宛如水墨画一般,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

 
甚至有些河段两岸的岩层几近垂直竖立,可想而知,当初的地壳运动是多么剧烈。面对此景,忍不住行车间按下快门。
 

一直仔细留意路边任何可以指示地名的标志,生怕错过了它,这就是清白口村,在地质界很有名的村子,因为其村名以作为一段典型地层的命名——青白口系地层。远远见到村口的大牌子,我们就放慢车速,寻找合适的停车位置。向前不远,右侧路边一处出露的岩层剖面,下面刚好有一小块空地,下车观察一番。

青白口系岩层剖面
青白口系岩层剖面

这个剖面露出的是青白口系灰黑色页岩,为海相沉积(在海洋里沉积形成),层理发育,而且容易剥落。剖面下方已经堆积了不少自然剥落的岩石碎块。大家谈着、看着,捡起岩石试一试,真的很容易破碎,还捡了不少岩石作为标本带回来给学生看。

青白口系黑色页岩(图/骆老师)
青白口系黑色页岩(图/骆老师)

在裸露的岩石上,有一处泛棕绿色的岩块,低头仔细看,原来是苔藓。由岩石到土壤的过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是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

由岩石到土壤的开路先锋
由岩石到土壤的开路先锋

一路车行,天色越来越暗。在爨底下南山坡上的时候还有些阳光,这会儿厚厚的云层已经遮过来,雾气更重,空气湿度接近100%,细小的水滴已经使车窗有些模糊,可是又没到下雨的程度。就像歌儿里唱的“像雾像雨又像……”。看看时间,看看天气,原计划的三家店考察点只好放弃,留待日后再来。这一趟考察的主体就结束了。

离开清白口村不远的公路桥上,得以从这个角度拍到永定河
离开清白口村不远的公路桥上,得以从这个角度拍到永定河
 
 

行至城区河段,进入永定河公园“四湖”之一的莲石湖(上游紧邻的是门城湖,下游是卢沟桥附近的晓月湖、宛平湖)。湖堤还没有草色,而且有人收停车费,我们干脆开车进去调头就离开了。

 

沿途看到了正在加紧施工的园林博物馆建设工地,又顺着骆老师的指引来到晓月湖。这里环境不错,草木已经焕发出生机。去年夏天公园开放时骆老师常来散步,特意找了当时的照片给我们看,真是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此为社会效益)。

 
 

这“四湖”之水均为中水,湖底是对永定河床做了防渗工程,否则水很快就下渗了。不能下渗的湖水对于自然界水循环来讲,无益于地下水的补给,但可以增加湖区空气湿度,调节局地小气候(此为生态效益)。

充气橡胶坝(充气蓄水,放气泄水)
充气橡胶坝(充气蓄水,放气泄水)
浅水区能看到湖底铺的卵石
浅水区能看到湖底铺的卵石

2013年园博会的召开选在永定河城区河段,园博园将作为城市公园永久保留,地铁十四号线的规划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必然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这就是城南行动计划中规划的永定河水岸经济带(此为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北京市在永定河水岸经济带的建设上尝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至少从理念上是这样的),但也有质疑的声音。具体情况将会如何?事实会说明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

【反思篇】

回过头去反思这次考察,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日后改进呢?

1.考察河流沿岸土地利用状况并绘图(这个内容涉及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比较中学教学需要);

2.更专业的地质地貌考察,如:测量岩层产状、分析岩石成分等(要用到大学里地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难度,适合中学有专门兴趣的师生);

3.旅游、农业等人文地理考察(可以配合选修5《旅游地理》的学习和必修2中农业章节的学习设计有针对性的考察内容);

4.对比使用GPS定位设备和传统海拔高度表(侧重与设备、技术手段的比较分析,可以作为考察的基本内容,也可单独拿出来研究)。

整体来看,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决定着考察的质量,这次考察受水平所限,非常浅显,也难免谬误,希望得到更专业的人士的指正。

不断学习,努力学习,才能让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吸引学生的美好事物,使学生爱上地理啊!特别是参加了第四次茶聊以后,更加感到要学的东西太多啦!让自然茶聊来得更猛烈些吧!

- -- -

4 条评论

  1. 意驰信息港(2013年05月28日):

    openstreetmap.org那上面有地图,比例尺大,还有高程。每一幅小图为256X256像素,下载下来拼接。


  2. 自然志(2013年05月30日):

    yupoo外链流量用完了,看不到图片!


    1. 俊杰(2013年05月31日):

      我这里能看到,不知道怎么弄哦


  3. 灰与白(2013年05月30日):

    活动不错 支持 ,这样的乡土考察太少了 ,近在身边,却知之甚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