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小话(3)——芸薹和油菜们

【图】油菜
【图】成片整齐的花海,是我们对油菜最直接的印象。

每年元旦刚过,海南和台南的油菜花就开放了;2月,油菜花越过北回归线染黄了岭南地区;3月,油菜花越过岭南来到了长江流域;4月金灿灿的花悄然来到了黄河流域,6月,长城以南的广阔北方,油菜花已经开的如火如荼;7月它又越过了长城,来到了阴山脚下,还有那蔚蓝色的青海湖边。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们心目中那片如海一般代表无限美好的亮黄色。

芸薹

说起油菜,不得不提到油菜们的祖先–芸薹。

芸薹,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于我国西部和中亚的广阔地区。它一般是两年生植物,和我们的白菜一样,它每年8月种子发芽,迎着充沛的秋雨快速生长,到立冬来临时停止生长,度过漫长的冬季之后再抽薹开花,结出富含油份的籽。

【图】芸薹
【图】芸薹,看它和小白菜像不像?

芸薹,不愧为白菜的祖先,亲缘最近的小白菜非常像它

在今天的新疆和西藏依然还能找到野生的芸薹。上溯到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青海、甘肃、陕西的祖先们就开始种植芸薹了。最早种植芸薹是用来吃叶子而不是用来榨油,慢慢的祖先才发现芸薹的种子富含油份,通过简单的挤压就能榨出油,于是被祖先驯化的芸薹一分为二,一种是用来榨油用的油用芸薹,而另外一种是用来食用的"菘"。

而古老的油用芸薹就是我们现在油菜们的祖先,不管他们是什么种,都或多或少有它血统。

芸薹天生味苦,脱掉苦味的食用芸薹就我们的小白菜和大白菜共同的祖先;北方人都称小白菜为"油菜",这个称谓其实一点都不假,小白菜的种子的确也可以用来榨油,而且小白菜很容易叶子发苦不能食用,这个是它的返祖现象。

在中亚的地区,芸薹却被人们种植并演化成芜菁,西汉时代芜菁被带到中国,原本属于同宗的芜菁和小白菜结合,"生"下了味道鲜美的大白菜。

凡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收子用于榨油的,我们都称作"油菜"。"油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也非常的广,品种也有上千个。现在的油菜们按照不同的种来分类,包括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图】油白菜
【图】油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白菜型油菜,是由芸薹直接演化出来的油菜种,它包括北方的油用芸薹和南方的油白菜。这里的油白菜可不是小白菜,而是在宋朝时候,大白菜家族在南方演化出一种既可吃菜又能榨油的一个油用大白菜品种。

白菜型油菜的特点植株整体略显矮小,叶片是卵圆型,因为没有叶柄而直接抱着花茎着生,它的花苔枝杈比较少,花朵皱皱巴巴有大有小,花瓣大而且圆密密麻麻的重叠在一起。白菜型油菜的发源地是中国,非常适合中国的气候,也是过去中国种植最广的一类。

甘蓝型油菜
【图】甘蓝型油菜
【图】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图】甘蓝型油菜的角果
【图】甘蓝型油菜的角果

从名字看,它的祖先之一是甘蓝,据考证它是甘蓝和芸薹在自然条件下杂交形成的4倍体物种。我们菜根小话之前介绍过甘蓝的庞大家族,甘蓝型油菜和甘蓝很像,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叶子和白菜型一样也是抱茎生长,却又像甘蓝一样,青绿色裹着白白的蜡粉;花朵整齐而浓密,花瓣圆实且平滑,或微微翻卷成瓦片一般。甘蓝型油菜原产于欧洲,继承了甘蓝耐寒抗病的优点,同时它种子的油份高,产量大,是现在中国北方种植较广的种类。

芥菜型油菜
【图】芥菜型油菜
【图】芥菜型油菜 Brassica juncea

芥菜型油菜也叫高油菜、辣油菜。它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的油用变种。芥菜型油菜植株高大,分支多,继承了芥菜张牙舞爪的气势;它的叶片特点最突出,长有明显的长柄,而且叶面皱缩长满刺毛和淡淡的蜡粉;它的花朵小而且稀稀拉拉,花瓣窄小且相互分开;种子有明显的辣味,不像其他两种油菜的种子有毒,它磨成末就是我们常吃的黄芥末。芥菜型油菜发源地是多发性的,中国也是原产地之一,由于它很耐贫瘠,所以在过去的西南和西北多有种植。

用实力和美艳征服中国的油菜花在这个季节刚刚在中国的最南端盛开,它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带着春天走近我们,或许很快就要到了你面前,不要忘记用相机记录下那炫丽盛大的花海。在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中我们的菜根小话也告一段落,下期我们将要请来芸薹属另外一个大家族–芥菜。

本文手绘图片取自于《中国国家地理》09年6期,绘图:张瑜。

- -- -

1 条评论

  1. 意驰信息港(2011年12月22日):

    当年在成都华阳镇军训时,正是3月份,虽然天气还比较冷,但是遍地油菜都开花,一片一片的金黄,真是美景。
    他们种的油菜长的很高大、1.5-2米,就是甘蓝型油菜啦,6月份左右角果就成熟啦,大部分都倒伏了。收割后就不知道怎么打籽、榨油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