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华东区)第2期:问名植物

先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嘉宾刘夙老师,是个学习经历复杂的跨界达人。从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毕业后,去历史学系读硕士,后来又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读博士,现在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在读博士后。经历在变,不变的是刘博士对各类名字的强大记忆力。在演讲全程中,刘博士游走于汉语、拉丁语、英语、法语、日语、俄语之间,植物动物名称手到拈来,让大家啧啧称奇。

另外要说一说这次活动的参与人员,自然笔记华东分会的不少铁杆粉丝都悉数来到了现场,而组织者沙夜也是广发英雄帖,有的托儿带口全家出动,有的是专业植物研究人员莅临旁听,有的是通过上海图书馆、豆瓣活动等平台闻讯而来的围观人士(书记员表示我也是围观人士)。总之,在北京只有几个人参与的小型交流,在上海成了四五十人的公开报告会。虽然热闹了不少,但刘夙表示公开场合,很多18岁以下禁止接触的好玩段子就不能讲了,在场观众纷纷扼腕(其实是书记员本人扼腕)。

有趣的是,因为观众里有不少一家子过来的,大人们都把这次活动作为给孩子普及知识的好机会,这当然是好事一件。不过讲座刚开始时,熊孩子们明显坐立不安,狂躁地流窜于活动现场。有个小女孩对奶奶抱怨:“又是听课啊!”奶奶还没回答,她又借着说:“实在太没意思啦!”接着就哭着跑掉了。啊怎么对你说呢!你刘夙哥哥就是为了把植物的故事讲得好玩,才煞费苦心写了这本《植物名字的故事》,搞了这次讲座啊!看来怎么让科学知识更吸引人,真是永无止境的工作。

另外插播一句,就在小女孩哭着跑掉、熊孩子四处游走、沙夜四处寻找本答应到场的一号书记员(是的,我是二号书记员,传说中的备胎)、铁杆粉丝和植物专家们开始掏出小本子听讲的那个时刻,刘夙老师已经盘曲在演讲桌后面,准备开讲了。虽然刘夙是坐在演讲的舞台正中间,但略带羞涩的他在全过程中,始终拿着话筒,用不太响亮的声音讲着自己的内容。谁想得到面前这位腼腆的大个子,其实是记名字、辨植物的高手呢!

刘夙开讲  【供图】沙夜
刘夙开讲(供图/沙夜)

下面就是正式的讲座内容,本次读书会是北京“问名植物”自然阅读活动的后续,而鉴于大部分内容在北京读书会的记录中都已经提及,所以就挑一些上海场自己的有趣内容来说说吧(翻译为人话:其实就是没啥好写的了)。

讲座开始后,刘夙先介绍了国际上的植物命名规范,为什么要给生物起上这么冗长复杂的拉丁文名字呢?因为植物同名异种或异名同种的例子非常多。在列举这样的例子之外,刘夙特别说了几种当下被商家炒作,而视为保健圣品的植物,它们真面目到底如何呢?

天山雪菊,被商家称为产自神秘的新疆天山,完全野生生长,有着养颜美容通便等各种疗效。但宣传的配图却露出了马脚:野生的菊花,怎么会这样大面积人工栽种、采摘呢?原来,所谓天山雪菊的正式名称叫两色金鸡菊,拉丁学名是Coreopsis tinctoria,自北美引入我国,在各地公园都有种植。如果我们早早地知道他们唯一的学名,不就能拆穿商家的伎俩了吗?

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图片
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图片来自网络)

路路通,刘夙说这种毛球一样的果实,因为上面有很多孔洞,在“吃啥补啥”的伪科学方针下,被渲染为一种通便明目的中药材。其实是什么呢?刘夙卖了个关子,后来介绍上海的常见植物才说起,这种北方被捧为奇效良药的果子,其实就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枫香树果实。北方的稀奇宝贝,在南方的秋天到处可以捡到,也真是物以稀为贵了。

路路通:实为枫香果实【图片来源:网络】
路路通:实为枫香果实(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诸如此类有趣的植物异名趣闻还有很多,比如地三鲜的三种主料:土豆、茄子和青椒,其实都属于茄科,可以另起菜名“茄科大全”了;而银杏在我国虽然很常见,却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甚至在不少分类方法中,被化为专门的“银杏门”,所以炒白果这道菜,完全可以改名“灭门惨案”了。(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中,有同学还对银杏是否列于专门的一个门提出了相当专业的疑问,可见听众中藏龙卧虎啊!)

银杏的白果【图片来源:网络】
银杏的白果(图片来自网络)

在列举了国外给植物命名的各种历史八卦之后,刘夙开始聊起了中国古代命名植物的方法了。我们的老祖宗本着格物致知的精神,也把植物按照外形,分成了杉、槐、梅、柏、兰、桐等种种类别。汉语起名的传统基本遵循这样的原则:先把某种植物起个名字,而把具有相同形态的植物也冠以类似的名称。

例如兰花,最早在《楚辞》中出现的“佩兰”其实是菊科的兰草,而到了唐朝所称的兰花则是兰科的建兰。此后有芳香气味或者形状近似兰花的花朵中,不少都被冠以 “兰”的名字,诸如上海的白玉兰,室内植物常见的君子兰、铃兰,还有国外的那些明显和“兰质蕙心”气质不符的蝴蝶兰。刘夙打了个趣,说如果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那腊梅、木兰、石竹和绣线菊看似带着这四个字,但分类和前者差之千里,可算是“四大伪君子”了。

“四大伪君子” 【图片来源:网络】
“四大伪君子”(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刘夙提出目前有很多国外发现的花卉,都没有中文名字(目前全球植物估计有20-30万种,中国的植物2-3万种)。他觉得可以借用老祖宗这种“近似而名”的原则,给很多植物起个优雅的名称,同时体现植物独有的特征。他说,现在起中文植物名太过乏味雷同,诸如尖药花、尖蕊花、尖叶木、火炬树、火炬花、火把树这样的名字实在是烂大街了,又不容易区分出植物的特征。他例举自己和同事起名的例子。例如命名一种有淡紫色条纹的花朵为紫娟莲,这种植物常见于黛玉花的附近,又比后者矮上一截,不但切合红楼梦的故事,“紫鹃”的比喻也能描绘出花朵的形态;又如命名南非的某黄色花朵为黄熙凤,可以形象地体现出植物花团锦簇的形状。

黄熙凤(Amphisiphon stylosus) 【图片来
黄熙凤(Amphisiphon stylosus)(图片来自网络)

讲座之后,观众还提出了不少专业的问题,刘夙一一作了解答。好玩的内容让观众们醍醐灌顶,而寓教于乐的形式也正好给托儿带口旁听的人们上了一课。本次活动至此圆满结束!最后要感谢本次活动当志愿者的鲶子和solarfe,而且两名志愿者都从外地赶来,solarfe还自己带了明信片送给现场的观众,非常感谢!

相关阅读:北京版问名植物

- -- -

2 条评论

  1. 板栗.taxonomy(2013年09月20日):

    地三鲜“正名”叫“茄科三杰”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