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这个组织

野花如同春天和秋天的彩霞,如同日出和日落,如同百鸟的鸣唱,如同女人的美发、明眸与婀娜多姿的步态,最先教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星球上存在着无用但却美好的东西。——梅特林克

为什么我们喜爱大自然?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生长在海南岛的偏于西南的一个小镇里,虽然不在农村,却从小被家人带着混迹山林,采食蔬果,知晓家族哪个祖先坟前的桃金娘和刺葵更香甜,知道站在高枝的是伯劳,在水边的是翠鸟。上学之后离家越来越远,先是在省城念完高中,再到首都念大学,念研究生,在那十年当中,我似乎离自然远了,专注在于对考试所需的知识学习,在专业的组织管理理论学习上,也和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一般,常常感到无聊、空虚,身心无处安放。直到遇到了自然笔记,似乎,童年的许多美妙回忆被召唤回来,也把我的视线引到身边的自然,去发现更多的美好,找个舒适的角度安放自己的身心。

这里的自然笔记,指的是我们这个博物小组,小组的原则是“知行合一”,内涵是丰富、有趣、分享。我可以学习空错的三阶段论,把自然笔记的特点给大家说一说。

一、知——丰富

既然是一个博物组织,那我们就会在乎对大自然分类知识和关联的研究,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昆虫学、动物学以及宗教、哲学、历史、习俗等都是我们关注的。这些知识的获取在自然笔记这个组织里可以通过自然茶聊和自然阅读实现。

自然茶聊是自然笔记一个学习知识和分享交流的平台,分享的部分下面会说,这里主要讲知识的学习方面,从2011年11月起,共举办了13期自然茶聊,一共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40个主讲人来分享,超过200个朋友到现场参与。有5名书记员专门记录,做出茶聊回顾13份和照片超千张,每次的回顾都放在豆瓣和官网上让更多没去现场的朋友阅读。

第三期自然茶聊的时候,请来的夜横琴老师给讲了北京常见野花的拍摄,小白杨讲明十三陵,余小宝讲考古。

2012-03-25 茶聊第3集:访古探春。【供图】空错
2012-03-25 茶聊第3集:访古探春。供图/空错

第四期茶聊,卢静和幼安告诉我们,什么是化石,李录则直接把北京地质年代图打开,讲京城化石分布。

2012-05-20 茶聊第4集:贪玩的地质学【供图】空错
2012-05-20 茶聊第4集:贪玩的地质学。供图/空错

第7集茶聊,段煦老师、天冬、阿蒙、李录从南极讲到北京,从二十四节气自然收集物讲到举个叶子分辨植物,从植物的今生讲到植物的过去—化石。

2012-11-24 茶聊第7集:植物江湖。【供图】空错
2012-11-24 茶聊第7集:植物江湖。供图/空错

第12集茶聊,罗心宇和吴超从昆虫分类谈起,木虱、螳螂一起来。

2013-04-20 茶聊第12集:昆虫江湖【供图】郑洋
2013-04-20 茶聊第12集:昆虫江湖。供图/郑洋

我们提倡每个人建立属于自己的博物资料库,不断扩充,稳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博物世界。

空错的博物资料相册
空错的博物资料相册

博物学是一门注重关联的学科,它关注物种间的联系,也关注物种与环境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从18世纪以来,便有那些充满好奇与富有探险精神的博物前辈们在整理和完善。因此,想要在这个碎片阅读的时代获得完整的博物知识体系,在认识和见识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进行完整的阅读。在阅读中,回顾博物学家的发现历程、感受他们的观察体会,从而丰富自己的博物素养,也对博物精神起到一种传承作用。此外,博物学还是一门跨越物种的综合学科,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它需要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个人的阅读、个人的理解,是有缺憾的。所以说,博物学的著作,更需要几个人,坐下来交流心得、分享体会。这样,我们才能得以对自然的认识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才能给博物以支撑,给新博物学带来新的能量。我们邀请来译者、出版者、作者和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带大家一起理解这些图书。

第一期,梭罗的《瓦尔登湖》,由黄腹琉璃带着大家阅读。

2012-12-30 自然阅读第一期 【供图】楚楚
2012-12-30 自然阅读第一期。供图/楚楚

第二期,《发现之旅》,沈书枝从民国的博物学传统说起。

2013-01-27 自然阅读第二期【供图】楚楚
2013-01-27 自然阅读第二期。供图/楚楚

第四期,《植物名字的故事》作者刘夙来谈“问名植物”。

2013-07-13,自然阅读(五):问名植物
2013-07-13,自然阅读(五):问名植物

在自然笔记的QQ群中,还会不定期开课,讲基础的植物、矿物等分类学知识。为什么我们这么关注名字?其实也不会怎样,“我想做的,并不是去学山谷中各种蓬勃生命的名称,而是要让自己对其意义保持开放的态度,也就是要尝试让自己时时刻刻感受其存在所可能具有的最大力量,并留下印象”——作家狄勒德这段话也许算答案吧。

二、行——有趣

第一阶段是让你学习获取知识,丰富你的见解,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行。这是最有趣的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里,我们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个人体验和自然科学探索。

自然笔记的自然探索目的和乐趣就在于此,在电脑里、图谱中看到许多的图片和名字:白苞筋骨草、东亚唐松草、半夏、兔儿伞、毛茛、水毛茛、一把伞南星、雀儿舌头、山蚂蚱、大丁草、地丁草,当你去到山野里看到这些植物活生生站在你面前,就像见到一个仰慕已久的人,啊,原来是你,会有触电的感觉。当然,自然笔记的探索是一种综合性探索,除了植物,地质、古迹、动物等等也会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并探个究竟。

立足于所在的地区,关注本土。为了解北京的自然,我们在北京周边举行的自然探索有植物为主的海陀山、百花山植物考察,大灰场、灰峪等挖化石的活动,探秘门头沟、房山、昌平鲜为人知的古迹。

去百花山找百花和蝴蝶。

2012-07-08 纵行百花山【供图】空错
2012-07-08 纵行百花山。供图/空错

在海坨观察北京植物海拔垂直分布和寻找野生兰花。

2013-07-20 海陀山植物综合探索【供图】神之舍
2013-07-20 海陀山植物综合探索。供图/神之舍

在海坨【供图】郑洋
在海坨。供图/郑洋

金陵-十字寺穿越,看古迹、观察冬日动植物、挖化石

2012-12-08 自然探索第3集 金陵-十字寺【供图】空
2012-12-08 自然探索第3集 金陵-十字寺。供图/俊杰

大觉寺-灰峪,访古探春,大觉寺周边地质学习,探秘大工村太监墓,大灰场挖化石。

在灰峪找化石【供图】空错
在灰峪找化石。供图/空错

虎峪-沟崖穿越

探秘沟崖玉虚观【供图】空错
探秘沟崖玉虚观。供图/空错

三、知行合一—分享

在我们美好的设想里,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发现了自然中那些“美好而简单的关系”,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自然间的关系,并通过我们多种形式的笔记记录下来,积累后形成一定的成果展示给更多的人看,事实上,很难做到这点。

自然笔记提倡每个人都建立自己的自然笔记,无论你是通过摄影还是绘画,亦或是写作,只有积累多了才能发现一些不容易发觉的关联性。

年高喜欢用绘图的方式做自然笔记,这样记得牢,也更好表现摄影无法表现的内容。

自然笔记,【手绘】年高
自然笔记。手绘/年高

自然笔记,【手绘】年高
自然笔记。手绘/年高

不过我们也并不是纯追求这些,分享更像是我们想做的事情。许多人在自己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但经常囿于所学,如果不同领域的人走到一起,无论你是专业的学者还是一个普通喜欢玩的人,我们在一起分享,总能发现一些闪亮的东西。最主要的是,在一起玩的人都那么有趣,你怎么舍得自己枯燥?所以,在一起开心的玩,有一群一辈子的好朋友,寻找到诗意的生活方式或许才是真正的目的吧。

分享【供图】空错
分享。供图/空错

朋友【供图】will
朋友。供图/will

诗意的生活方式【供图】空错
诗意的生活方式。供图/空错

后记:今天因为整理照片,建立了这个相册《我们都是笔记君》,回顾起加入自然笔记后的活动和一些想法,于是写下这篇,由于也没有思考成熟,乱想乱写。。见谅。。

- -- -

2 条评论

  1. 自然志(2013年12月5日):

    现在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将大把的时间用在了泡酒吧,闲聊和打游戏上,虽然不是不可,但是像自然笔记小组这样能够出去走走,学点东西实在难得。


  2. ivy(2013年12月9日):

    发现这种活动基本就集中在上海、北京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