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苇甸—丁家滩—青白口地质考察

文图/Olivine

【青白口】

昨天新锤子入手,今天必须得试试新那。于是,迫不及待的就出发了,目的地就是地质上鼎鼎有名的青白口。

为啥有名呢?话说自华北成为稳定的大陆地块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海水淹没,然后上面沉积了厚厚的一层沉积岩。前寒武纪(约5.4亿年以前)华北的沉积地层从下到上(也就是从老到新)可分为三层:长城群、蓟县群和青白口群。青白口啊,我来了。虽然,在周口店已经看过相关的地层了

先介绍一下一些背景知识。群、组、段、层都是地质学上划分地层的单位,群最大,然后一次下推。这就像是大学、学院、系、班级的关系。青白口群,从下往上(也就是从老到新)包括了下马陵组、龙山组和井儿峪组。

天杀的百度,告诉我说宿舍到青白口要4个小时,我颠颠儿的5点就起床了。其实,顶多两个半小时就够了……

然后,又是早下车了。因为我看到了公交上的站目表,有芹峪口几个字,想到了什么,然后就提前几站下车了。不过还好,这里没让人失望,虽然只看到了下马陵组的最下部、龙山组全部和井儿峪组的上部。

看出成果。先说在芹峪口吧。

剖面的全景
剖面的全景

这个就是这个剖面的全景了,那个人蹲的地方之上就是下马陵组了,不过只保留了一点。再往前,可以看到浅色岩层和深色岩层。深色的就是龙山组,深色的就是景儿峪组了。

下马陵组的黑色含碳页岩
下马陵组的黑色含碳页岩

这个,砾石下面黑黑的比较“破烂”那层,就是下马陵组的黑色含碳页岩了。但是,在这里我没有找到下马岭组和铁岭组之间的古风化壳,再往前缺失了。还有,也没有找到下马岭组和龙山组的界面,因为覆盖好严重啊,而且,露头也不好找,更重要的是带刺的小树太讨厌了。看来,需要一套冲锋衣了。

其实,这张图我主要还是想说的那个砾石层。嗯嗯,等我酝酿一下……

啊啊,在很多年以前(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几十万年?),这里有一条山间小溪(或小河)流过,这里就是它的河床。可是,后来,河床成了半山腰,然后,小溪就干涸了。。。小溪变山啊,我不禁感慨……

龙山组内部的浪装交错层理
龙山组内部的浪装交错层理

龙山组内部的浪装交错层理(个人判断),砂岩,这说明在当时(好几亿年前,我也说不清楚),这里是海,但海水不深,波浪可以影响到下面的沉积物。其实,在露头上直接看还可以,但照下来就看不大清楚了。那里还有很多小型的层理,但是都不大好,比较模糊,我就没有照了。

井儿峪组的灰岩
井儿峪组的灰岩

井儿峪组的灰岩,非常漂亮有木有。灰常的漂亮,露头上更漂亮!好吧,这都是一个地质人的眼光看的,其实你说不漂亮我也不会说什么了……看一个小构造,从左上到右下有一个小断层啊,拉近了看局部放大,是下面这个样子

小断层局部放大
小断层局部放大

这就是下马岭组和景儿峪组的分界了(红线下面是下马陵组的页岩,上面是景儿峪组的灰岩)。但,我比较好奇的是,签字笔下面的那个断块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是后期的,问题是断块左边岩层的层理沿断块收敛;如果是原生的,那么为什么会有断块?

这是一个非常脆性的断层,基本没有塑性变形。我很喜欢锤子下面那个楔状体,这是断层斜着切割平直的岩层导致的。

然后,又坐车去了青白口。青白口啊,这次我真的来了,你的名字都把我的耳朵磨出老茧来了

终于到青白口
终于到青白口

这严重不符合我的预期呀……

两侧的露头出露的都太差了
两侧的露头出露的都太差了

到了这里,一抹黑,不知道往哪里走啊,两侧的露头出露的都太差了。好吧,然后我又顺着公路走了一段,终于找到了好的露头!但是,还是没有完整的看到下马岭组啊,更别说古风化壳了

下马陵组最顶端,一个漂亮的褶皱
下马陵组最顶端,一个漂亮的褶皱

基本上是我看到的下马陵组最顶端了,在黑色的页岩里边,有好壮观的一个褶皱,灰常漂亮有木有。就是这棵树挡住了视线,这里的变形非常的厉害,很多小构造,还有若干的岩浆岩侵入体。

这个是个岩墙,顺层侵入了页岩
这个是个岩墙,顺层侵入了页岩

我觉得这个是个岩墙,顺层侵入了页岩。岩墙,就是岩浆岩进入了原先存在的岩石形成的。

侵入页岩中的岩浆岩
侵入页岩中的岩浆岩

这个也算,侵入页岩中的岩浆岩。然后呢,在这里找到了下马岭组和界面。

下马岭组和界面
下马岭组和界面

放锤子的地方,就是下马岭组(黑色页岩),右上就是龙山组的砂岩了。而且,砂岩下面有印模,你看↓

龙山组的砂岩了。而且,砂岩下面有印模
龙山组的砂岩了。而且,砂岩下面有印模

【下苇甸-丁家滩】

话说今天比较草率,没弄清楚应该从哪下次就出发了。下苇甸的地层较老,本来应该从这里下车的,结果在丁家滩就下了。不过,我手头拿的论文只有寒武系的解释,我从新的开始认,还是比较顺利的。好吧,跟我跑一趟。

还是按照年代从老到新说吧,先从下马岭组开始。下马岭组的年代约为7—10亿年(大概是这个量级),岩性主要是黑色是砂岩、页岩。我本想找到下马岭顶部的风化壳的,结果。陡山!

铁丝网拦住了路
铁丝网拦住了路

和铁丝网拦住了路,没找到。

铁丝网拦住了路
铁丝网拦住了路

在下马岭组看到的有意思的现象,比较好的是褶皱,如下:比例尺是个锤子,看到了吗,蓝色的柄。好吧,确实太小了……

褶皱
褶皱

下面进入了龙山组,好东西更多。 还是一个褶皱,这是一个向斜。

一个向斜
一个向斜

我觉得下面这张图是一个断层,因为这里的岩石破碎的很厉害,而且里面还发育一些小褶皱等,两侧岩层产状也发生了变化。

疑似一个断层
疑似一个断层

下面这张是龙山组内部的顺层滑脱面。如果你把一本书弯曲,成褶皱状,那么说的每张纸之间都要发生相对的移动。这对于地层来说是一样的。地层刚沉积的的时候,是非常平整的,像一本平放的书,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的时候,层与层直接必定会发生滑动。然后就会留下证据。下面这张图就是滑动的证据。

顺层滑脱面
顺层滑脱面

箭头表示这盘上面的那部分(现在被移除了)运动的方向。把红框部分放大,就是下图:

箭头表示这盘上面的那部分(现在被移除了)运动的方向。

箭头表示这盘上面的那部分(现在被移除了)运动的方向。下面就到了景儿峪组了,这种褶皱,估计很多人不认识。

这种褶皱称为挠曲,岩层发生了弯曲,但并没有卷过来
这种褶皱称为挠曲,岩层发生了弯曲,但并没有卷过来

下面这张是井儿峪组的板岩。这种岩石的特点是,非常的平整,而且非常的抑郁剥开,可以直接用作地板、墙砖等,据说奥运会的时候北京大搞建设,用到很多地板,就是从景儿峪组采的,结果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实习点被挖没了。而且还有其他你想不到的作用。

井儿峪组的板岩
井儿峪组的板岩

你想不到的是,这里的村民把这种岩石当瓦用。下面这几户人家房顶大都是板岩。

当地人用板岩当瓦片
当地人用板岩当瓦片

当地人用板岩当瓦片
当地人用板岩当瓦片

这是从上面照。这是一种神奇的石头。然后进入了5.7亿年以后了,是寒武系,不打算分组了,作为一个整体。

竹叶状灰岩
竹叶状灰岩

下面是竹叶状灰岩,非常漂亮,呈锥状,成因在此

下面这张图是压溶缝合线(就是自左上到右下的暗色线)。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它受到压力的时候,很容易溶解在水中逃掉;而其中一些不容易溶解的物质就留了下来,成了一些暗色的线。岩石的受到压力的方向和线的方向垂直。

鲕粒灰岩,鲕即鱼卵
鲕粒灰岩,鲕即鱼卵

下面的岩石叫鲕粒灰岩,鲕即鱼卵,但感觉像蛤蟆的卵……

然后,就到了马家沟组了。话说,丁家滩下车后,看到的应该是马家沟组的灰岩,这套灰岩区别于寒武系的地方是,它比较纯,颜色变化小。

下面的图感觉像是断层角砾岩,也可能是岩溶角砾,不敢确定。

断层角砾岩
断层角砾岩

一个灰常漂亮的雁形脉,真心漂亮啊。当岩石收到剪切力的时候,内部就会形成裂隙,被后来富含矿物质的液体填充并沉淀,就形成了脉体。

漂亮的雁形脉
漂亮的雁形脉

然后,在回来的车上拍到一张图,灰常典型的“向斜成山”。

典型的“向斜成山”
典型的“向斜成山”
- -- -

1 条评论

  1. 苏德辰(2015年11月19日):

    观察得还很细致,很不错。
    提供一下比较新的年龄数据:
    下马岭组与铁岭组的分界处锆石年龄是13.68-13.80亿年。龙山组和景儿峪组的形成时间大概在10亿至8亿年之间。龙山组砂岩位于景儿峪组(碳酸盐岩-灰岩)与下马岭组(页岩)之间。有时间可电话交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