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茶聊第19集:博物学让你的人生充满诗意

文/鱼丸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世界包含有许许多多个时空,即使在一粒沙、一朵花中都包含一个无限广大的世界,都具有成佛解脱的智慧。佛学从花草树木间寻得人生境界,而这是何种境界,可谓是仁智见仁智者见智。

博物学也一样,它有些“随性”,有些“任性”。“我们学习博物学或者热爱大自然,就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刘华杰教授将“博物学”这个看似庞杂精深令人望而却步的学科放下神坛,“博物学不是‘科学’,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或者说得再俗一点就是游戏、玩”。在这种轻松心态的支撑下,我们才会活出充满诗意的人生。

 

北大“老玩童”的“檀岛花事”

今天的茶聊,大部分人是慕刘华杰教授之名而来。初识刘教授,感觉他像是一个“老玩童”一样,没有周伯通的“顽劣”之气,有的是朴实自然、好玩有趣的气质。

2011 年,刘华杰到夏威夷大学访学,在夏威夷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上课,不开会,每天背着单反相机在岛上行走,拍摄花花草草、读书、欣赏当地的建筑风俗。他把自己的见闻和自然体验以日记体的形式付梓成书——《檀岛花事》。这种慢节奏又平凡普通的生活,对于现代社会匆匆忙忙的人来说,是难得体验的。

在夏威夷大学里,两届中国学生会主席都与刘华杰相识,他们一个住进精神病院,一个跳楼了,这两个孩子的精神状态让刘华杰大为触动。“现代社会,人们都想着争夺‘一席之地’,在学校战胜你的同桌和同学,工作后战胜同事,出国后战胜同胞,进化论某种意识形态的歪曲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好像只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才能其乐无穷,才能感到你是人上人,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想法,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非常不幸的是这竟然跟博物学有关系,达尔文学说竟然被扭曲成了这样一种恶劣的解释。”这种紧张的情绪范围到底有多大呢?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国有1.7亿精神障碍的人群,其中重症是 1600万。可见,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博物学有可能治疗这种现代疾病。“我们应该重新捡起博物学的传统,放下我们自己,首先放松个体,然后街道、学校、社会要放松。如果GDP或者人均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那么人们就会愿意花时间去看看鸟、看看花、看看石头、收藏东西、画东西、拍东西。我们国家已经不缺少赚大钱的人,但是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野外看某种动植物这种人在中国现在还属于少数。”

与博物学现在“惨淡”的光景不同,其实我国有深厚的博物学传统。“中医、农业、二十四节气、法医学等都跟博物学有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遗产,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哲学系下合法的工作。”刘华杰是北大哲学系教授,他钟情于博物学,本是距离较远的两门学科,在“老顽童”的“巧妙运作”下,他申请的“博物学文化”项目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现在,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赏花观鸟了。

关于博物学的未来,刘华杰充满信心。“北京现在还寒冷一点,但是我们的思想氛围、文化解放的氛围已经到了,它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我相信未来博物学会比今天好得多。我们今天想看北京的鸟类手册不太好找,蝴蝶手册不太全,想看北京的蚯蚓、蜘蛛、蘑菇等等都不容易,但是未来我们想看的某类书一定能够找得到。”刘华杰鼓励自然笔记的博物学爱好者走出室外,各尽所能,对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多加钻研,“我相信博物学的春天已经到了”。

刘华杰教授脱PPT演讲
刘华杰教授脱PPT演讲。(供图/小博士)

校内自然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北大附中生物教师倪一农在学校开了一门博物选修课,如今已进入第6个年头了。在这些年的实践中,倪一农探索出校内自然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他们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把自然观察中的收获积累成重要的人生经验。形式上,他们颠覆传统教学中教师“领头羊”的地位,师生在自然探索中进行平等的良性互动。同时,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社会课程评价体系,绝对不是拿考试分数来衡量,而是用你看过多少种植物、你在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写过什么文章、有什么特殊观点等等作为评价的指标。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决定着课程的走向。“好奇心”是倪一农对教学目标设置的关键词。“我们的目标没那么高大上,但是我们的目标设置是很长远的。我们希望大家对自然万象真正产生很高的兴趣,而且能够延续这个兴趣,随着兴趣的延伸,把它作为爱好存在于生活之中。特别是在不断的兴趣积累、经验积累过程中,能够用它去修正你的价值观,把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最近,倪一农他们在学校的支持下刚成立了一个民非组织——自然向导。希望通过系列讲座、自然观察等丰富的活动让更多人走进自然、了解自然,真正把爱心向自然输出。

倪一农老师介绍博物学教育经验
倪一农老师介绍博物学教育经验。(供图/小博士)

清华理工男:以花为媒寄相思

“土豆”是清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他因一本《清华园植物图鉴》在自然笔记QQ群里一炮而红。

这本图鉴以图片为主展示清华园内各种植物的关键识别特征,并且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非专业人员也能依据图鉴对物种进行准确辨认。书里选取了7千多张图片,1千多种植物,是土豆花了3年时间一次次观察、一遍遍拍摄的成果。

“取次花丛频回顾,半缘博物半缘君。”这句诗道出了这位理工男点滴记录、坚持不懈的原因。

3年前,土豆和妻子处在谈恋爱的阶段,和许多异地恋遇到的窘境一样,他们缺少交流感情的途径。某天,土豆突发奇想:“以后每天送你一种花吧”,他为恋人许下承诺,也拿这当作对自己的一个考验。下定决心之后,他便开始了无数次的实验、观察、思考和记录。

土豆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周边丰富的动植物存在天然的好奇心,但是因为得不到相关知识的滋养,没能发展成博物学方面的爱好。在北京读书期间,他喜欢上户外运动,再次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于是那颗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又重新被润泽。

从最初的“识名”开始,土豆注意观察植物的细节,在观察中他萌生了很多疑问。比如大家很熟悉的蒲公英:一朵蒲公英开花能开几天?从开花到结果需要多长时间?最初的小黄花跟最后结的白色小绒球有挺大的差别,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之前二十多年我从来没注意过这些问题,但是经过观察,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土豆希望大家也能享受到这种探索的乐趣,“这个答案我先不讲,因为再过两个月蒲公英就开花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观察。”

其实土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自然观察方法——从身边开始。可能有些人对人工栽培的物种并不感兴趣,而是喜欢野花野草的天然之美。土豆在刚开始进行自然观察时也是有这样的观念,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就近观察的妙处,在校内看植物离得近,方便随时记录和核对,这种便捷性对于学习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清华园中,许多人每天从主干道上经过,受惠于路旁植物为眼睛带来的润泽,想必大部分人未必能叫出路旁这些树和花的名字,这些人并不是对眼前的植物漠不关心,而只是缺乏认识它们的渠道。

你愿意为身边的美丽打通这条“道”吗?

土豆观察记录蒲公英的生活史
土豆观察记录蒲公英的生活史。(供图/土豆)

骑行少年:用相机记录青春美景

温州少年“断肠人在刷牙”,90后,花了5年时间,分4次骑行中国。在骑行过程中,他纵览山川河流,踏遍名胜古迹,品味风土人情。其间,他对植物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边骑行,一边为植物拍照记录,一边摆地摊赚生活费。他一路走一路拍,用背包中的相机和手机记录他的行程。如今,他已经拍了4000多种植物,有一些还在鉴定学习中。他喜欢骑行的方式,不快不慢,不远不近,以合适的速度和距离感受大自然之美。

当别人问他眼中最美的景色在哪里,他说在家乡一处叫做“城北”的地方——离他故乡不远的地方。从他展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城北是一处可以登高望远之地,头顶蓝天,俯仰众生,一股清丽洒脱的气息扑面而来。他说,城北就是中国。博物爱好带给他的,是以一颗更温柔的心来面对世界。

刷牙的4次骑行
刷牙的4次骑行路线。(供图/刷牙)

分享者是一个一个的个体,他们从自身环境出发,积累记录。不管是学者还是草根,不管是老者还是孩童,不管是妹子还是大叔,每个人以自己微小的力量与大自然发生关联。

在茶聊间隙,自然笔记安排了“自然交换”环节,空错带来了可可西里和三亚的沙子、南瓜种子和书籍,其他观众也纷纷上台,拿着心爱的物品在现场置换。因缘际会,笔者也和一个妹子交换了书籍,书中有句话刚好与本文主题不谋而合:不管现在的你正经历怎样严重的挫折,它能够以低沉有力的声音鼓舞你,告诉你在残酷的现实中,还为你留着那一种最美好的可能。(金兰都《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