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行(上):寻找陕西的第三种钩粉蝶

九月初,我前往宝鸡千阳寻找大钩粉蝶。这次旅行,让我对观蝶有了全新的体会。

钩粉蝶属(Gonepteryx)种类广布亚欧大陆(甚至可分布至北非),在很多地区并不难见到。早在1758年,分类学始祖林奈对该属的模式种进行了命名(Gonepteryx rhamni)。钩粉蝶前翅顶角有着钩角状的外形,翅面呈均一的黄色、黄白色或黄绿色色调,恰似一片会飞的树叶。如此独特的特征使其在野外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英文“蝴蝶”(butterfly)这个词就被认为来源于其独特的翅色[1]。不过,这个种类在国内并非人人都见过,一来因为其飞行时与其他粉蝶无太大区别,并不引人注目;二来因为由于其寄主鼠李多生于山地,城市周边平坦的郊野地区往往并不适合其生存,只有进入山区才能有机会一睹它们的芳容。

wps6B77.tmp
英国画家Gordon Beningfield笔下的钩粉蝶

国内钩粉蝶至少有7种,在陕西,你可以见到其中的三种,分别是:淡色钩粉蝶(Gonepteryxaspasia )、圆翅钩粉蝶(Gonepteryxamintha) 、大钩粉蝶(Gonepteryxmaxima,存疑)。从全国分布来看,淡色钩粉蝶分布最广,几乎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我国东北向南穿过秦岭可分布到云南西藏一带;圆翅钩粉蝶主要分布偏南,从秦岭向南一直分布至我国西南地区;而大钩粉蝶,则主要分布偏北,从东北向南分布至北京、山西一带,陕西秦岭北坡及其以北地区的种群是否是这个种,还有待研究。从数量上来看,前两种在野外数量非常大,常见其在山谷中飘飞访花,或在溪涧边的蝶群里吸水;而大钩粉蝶则神秘的多,就我这几年在野外的观察,并未在漫天飞舞的钩粉蝶群中见到他们。东北、北京的朋友也反映其数量不多,这几年几乎见不到了。许家珠老师《秦岭巴山蝴蝶图记》中将大钩粉蝶记载为“钩粉蝶”,描述其分布时提到“常在秦岭、巴山海拔700-2000米的林缘、山地活动”,可见其在陕西的分布区域可能很广。陕西蝶友曾于西安翠华山石砭峪采到大钩粉蝶雄性个体,并与淡色钩粉蝶混飞。由于其特征很容易与淡色钩粉蝶混淆,大多被蝶友直接忽视,因而无论是从拍摄到的照片,还是采集到的标本,国内大钩粉蝶的记录屈指可数。鉴于其分布和习性依然不甚明了,加之野外观蝶充满变数,这个不怎么起眼的种类对我来说反而成了陕西最难寻找的蝶种之一了。

wps6B78.tmp
陕西常见的两种钩粉蝶。上:淡色钩粉蝶(宝鸡) 下:圆翅钩粉蝶(镇安)
wps6B79.tmp
网图:集群吸水的淡色钩粉蝶[2]

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几日前,宝鸡千阳的蝶友采到了几只粉蝶,并把照片发到了群里,恰恰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大钩粉蝶。杨凌到宝鸡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并有大巴往返千阳县,交通还算便利。于是,我利用周末前往宝鸡,希望能有机会拍摄到大钩粉蝶的照片。

wps6B8A.tmp
目的地:千阳县,已经不算秦岭的范畴了

长途车离开宝鸡后一路向北,沿着干燥的河谷溯流而上,路边是黄土形成的山岳和台地,生长着茂密的次生林。此地深厚的黄土堆积使得地貌与陕北黄土高原有几分相似,虽然比陕北更靠近内陆,但受秦岭润泽,植被要好很多,也不会出现过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然而,随着车子持续北上,植被越来越差,待到快到千阳县时,窗外的主色调已经由绿色转变为黄土的颜色了。

wps6B8B.tmp
寇家河村。可以看出,农田已经几乎吞没了一切自然植被

等到达目的地千阳县寇家河村时,四周的景致让我颇感失望。平旷的土地上,农田、村社已经几乎吞没了一切自然植被。若是往日寻蝶,我是断然不会来这种地方的,因为作为蝶类寄主的植物,其种类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该地蝴蝶的多寡,而自然植被的消失,基本等同于大量原生蝶种的消失。同时,蜜源植物的消失、生境及小气候变化均会对蝴蝶生存产生剧烈的影响。即使通过人为干预并再造的一些速生林——如侧柏林、刺槐林、壳斗林、针叶林、桉树林、橡胶林等,虽然在外观上郁郁葱葱,且尚能发挥部分生态功能,但单一植被条件下,生物多样性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人为扰动过为严重的地区,往往并不是理想的观蝶地点。

wps6B8C.tmp
你会选择哪里去观蝶?上:寇家河村 下:秦岭宝鸡段,其中后者是陕西淡色钩粉蝶和圆翅钩粉蝶的产地

穿过村庄,从小路开始向上爬,路边的坡地上生长着一些人工种植的侧柏,还处于幼年期,其间顽强生长着北方半干旱或半湿润区常见的灌木,如胡枝子、酸枣、荆条等。在这片坡地上,我见到了几只柑橘凤蝶、菜粉蝶、东亚豆粉蝶、红珠灰蝶、红灰蝶,均是北方荒地常见的种类。由于他们的寄主分别是房前屋后的花椒树、农家小院里的小白菜、草地里的野豌豆、米口袋、酸模,而上文中提到的三种灌木恰恰是他们经常光顾的蜜源,因而他们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很快小路就登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广袤非凡的台地,在高处守望着下方宽阔而平坦的河谷。台地上也已没有自然植被,被开垦为块块农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我与朋友汇合,他带我沿乡间公路向前进发。突然公路一个转弯,一片美丽的花田突然出现了,与之前平淡无奇的风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朋友转过头对我说:到了,钩粉蝶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wps6B8D.tmp
此行目的地:一片广袤的花田。此行寻找的主角——钩粉蝶们就在其中访花
wps6B9E.tmp
wps6B9F.tmp
wps6BA0.tmp

这片花田面积不小,从路边一直延伸到台地的边缘,其下便是深深的河谷。花田中种植的基本都是一些菊科植物,波斯菊植株较高,低处则是丛生的矢车菊、两色金鸡菊、翠菊、百日菊、硫华菊,在秋日正午澄澈的阳光中争奇斗艳。不知是谁在此撒下花种,生出了如此一片绚烂的秋色。

wps6BA1.tmp
花田中的各种菊科花卉

在花田中,我终于找到了此行的目标:大钩粉蝶。他们穿行于花丛间,飞翔轻盈,主要在百日菊上吸食其花蜜。

wps6BA2.tmp
大钩粉蝶 雌
wps6BB2.tmp
大钩粉蝶 雄

大钩粉蝶的雌蝶和雄蝶非常容易区分。雄蝶正面有着鲜艳的黄色色调,雌蝶则偏淡雅。

wps6BB3.tmp
网图:产自韩国的大钩粉蝶标本[3],雄蝶正面有鲜艳的黄色色调

另外,同地分布的大钩粉蝶与淡色钩粉蝶也不难区分。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大钩粉蝶雄性个体前后翅黄色色泽统一,而淡色钩粉蝶后翅黄色明显较前翅褪色。另外,大钩粉蝶前翅外缘一般显著发育有锈色的缘线,后翅反面翅脉更粗,外缘更为光滑,与淡色钩粉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wps6BB4.tmp
网图:韩国雄性大钩粉蝶(左)与淡色钩粉蝶(右)的正面(上)反面(下)对比[3,4]

根据这些特征,眼前花田里这些钩粉蝶应该都是大钩粉蝶,而且数量不少。相反,在秦岭地区满山皆是的淡色钩粉蝶,在这里却一只都没有见到。两种钩粉蝶习性相似,均喜欢访花,且寄主同为鼠李,应该具有相似的生态位。而在我发现大钩粉蝶的同时,朋友在秦岭也发现了正在发生期的淡色钩粉蝶,两者的发生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而,很可能大钩粉蝶在秦岭式微,而在千阳,由于迥异的气候和生境,反而在该地取得了优势。事实究竟如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无论如何,大钩粉蝶对于环境显示出了更强的耐受力,顽强的在千阳这个植被并不太好的地区繁衍了下来。

wps6BB5.tmp
花田中翩然飞舞的大钩粉蝶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大钩粉蝶来自哪里呢?大钩粉蝶集中出现在这片花田,而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我一天中只见到了一两只匆匆飘过的个体,应该是在寻找蜜源或者寄主的途中。在台地边缘的山坡和河谷中我也并未发现其寄主植物鼠李,也未见到成虫,但不排除山谷的更深处我未到的区域存在一个隐秘的栖息地。但更有可能性的是,他们来自于距离花田最少4公里外的山区。考虑到山区外围的植被破坏,这个距离的估计可能依然偏低。

wps6BB6.tmp
左:花田边的河谷,右:花田与最近山区的距离,图中圆圈直径为8公里

在植被较好的地区,寄主、觅食场所、社交场所往往重合或距离较近,蝴蝶的活动范围往往较小,观蝶者非常容易找到合适的生境,即可观察到可观的蝴蝶种类。而在植被衰退的区域,鉴于寄主与蜜源植物、斑块状的栖息地与栖息地之间的巨大距离,蝴蝶往往有着极大的活动范围,这意味着一片广大的区域+极低的虫口密度+少量且面积极小的蝴蝶集中分布区,野外的观蝶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试想,这次如果没有朋友的指引,我如何才能找到这一片花田,并拍到这些大钩粉蝶呢?这也许也是大钩粉蝶较少被人见到的一个原因吧。

wps6BB7.tmp
寇家河三种迥异的植被类型,从上到下占地面积依次递减,要想找到一片花田,谈何容易

当然,栖息地碎片化对蝴蝶来说并不是好事。长途跋涉寻找蜜源和寄主的旅途充满未知的凶险与变数,但对他们来说,付出往往是值得的。钩粉蝶类一年发生两代,且为成虫越冬,现在正是越冬代,他们需要在秋季储存足够多的营养,以度过即将到来的漫漫寒冬。因此,钩粉蝶类是蝴蝶中少有的长寿种类。这片花田同样吸引来了一些其他种类的蝴蝶,比如柑橘凤蝶(1)、金凤蝶(2)、宽边黄粉蝶(3)、橙黄豆粉蝶(4)、东亚豆粉蝶(5)、小红蛱蝶(9)、老豹蛱蝶(6)、灿福豹蛱蝶(7)、猫蛱蝶、多眼灰蝶(8),除了小红蛱蝶外,他们都不是以成虫的形式越冬,因此他们的生命终将止于这个秋季。但这一刻,他们一起大快朵颐,共享这秋日的繁华。

wps6BC8.tmp
花田吸引来的其他蝴蝶,编号与正文中对应

花田里飞来了若干孔雀蛱蝶。作为古北区蝶类的颜值担当,能拍到他着实开心。

wps6BC9.tmp
孔雀蛱蝶开翅,可以看到艳丽的红斑区与熠熠生辉的大眼斑
wps6BCA.tmp
孔雀蛱蝶合翅,暗色斑纹利于其隐藏。

到此,千阳之行接近尾声。这片迷人的花田不仅漂亮,也为周边地区生活的各种蝴蝶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在这样高度农垦的地区难能可贵。不过朋友说,路另一侧的花田前几日已经被铲车推平,开垦做了农田。这一片花田能维持多久,也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明年有机会再来探访大钩粉蝶的踪迹,要去何处找寻呢?

【如果还有时间和力气的话,就写下一篇:千阳行 (下)- 陕西规模最大的蝴蝶养殖基地】

后记:

本文中提到的“大钩粉蝶”,其真实身份仍待检验。大钩粉蝶的指名亚种、amurensis亚种前翅角钩尖出程度都较小,且一般以此与其他种类区分,但这与这次陕西发现的个体有明显差别。另一个可能的种类是模式种,但据Bozano (2014),其分布国内可能仅局限于新疆[5]。

参考资料及部分图片来源: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nepteryx_rhamni

[2] http://macroid.ru/showphoto.php?photo=70577

[3] http://genebank.rda.go.kr/genebk/PB/st/cyberView.bo?species_id=ZR1ED0015

[4] http://genebank.rda.go.kr/genebk/PB/st/cyberView.bo?species_id=ZR1ED0014

[5] http://www.nhbs.com/pieridae-part-3-guide-to-the-butterflies-of-the-palearctic-region-book

wps6BCB.tmp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