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茶聊第10集:传说中的纪录片

文/年高,三三

相信许多喜欢自然笔记的朋友也是各类纪录片的忠实观众,当我们为纪录片中那些精彩绝妙的镜头赞叹,为纪录片讲述的内容感慨动容时,是否会产生这样一些念头,去了解一部经典的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去尝试拍一部纪录片?自然笔记的一些成员怀揣着这样想法和一肚子的问题请来了陈晓夏老师和杨晔,以《美丽中国》这部中英合拍纪录片为话题切入,分享了纪录片制作的幕前幕后故事和他们对纪录片的许多想法。

陈晓夏,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和探险记录者。曾作为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冰盖队队员和央视随队记者代表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开创了行走体验类科考探险节目的电视新形态。是《美丽中国》的中方制片人,《敦煌》的总制片。

杨晔,我们从他是观鸟达人认识,进而了解到他作为调查员参与了《美丽中国》的素材调查和拍摄,在《美丽中国》摄制组呆了将近三年。

这次茶聊的地点是在杨晔创办的培训学校里,当他骑着帅气的黑色机车到达时,茶聊的朋友们已经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当日正是雾霾天,雍和宫里飘出的香一直萦绕不散,我们在檀香味中先进行了相互介绍。

杨晔看上去很白、带点婴儿肥,我们没想到他肚子里居然装了那么多的故事,并非常擅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他以《镜头下的美丽中国》开始了第十次茶聊。

幽默的杨晔【供图】空错
幽默的杨晔【供图】空错

一开头,自然少不了自我介绍,徐建,是里面的关键词,这个类似带头大哥的人物是带他进入纪录片行业的人,同时还提到了自然笔记的老朋友天冬,这里有一些八卦,本文就不一一进行展开。

首先,.简单回顾野生动物影片的发展史。从那部国人熟悉的《动物世界》谈起,中央电视台从1981年12月31日开播《动物世界》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精彩的野生动物节目,杨晔说当年懵懂的他觉得《动物世界》肯定是中国人拍的,或者就是赵忠祥本人拍的,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熟悉的动物世界很多节目都是从BBC引进的。

讲纪录片怎么能少的了BBC?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专门制作自然和野生动物节目的部门:BBC Nature History Unit (BBC自然历史部),它位于伦敦以西的布里斯托尔市。BBC NHU目前是世界野生动物影片的最大生产商,每年大约生产82小时的电视节目和45小时的自然广播节目。布里斯托尔成为世界野生动物影片工业的中心,国际自然电影节也在此举办。

还有日本的NHK,非常擅长制作各类中国的纪录片,杨晔说日本人在制作中国纪录片时总感觉怀着种寻宗问祖的心情在进行。而且在拍摄时候很有手段,例如他们愿意花20万美元/年把某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拍摄权买下来,再倒卖给其它想拍大熊猫的公司。也非常喜欢挖掘拍摄中国许多不广为人知的动植物,比如东北的驼鹿。

但纪录片不是一个高产高回报的行业,所以新西兰自然电影公司等著名纪录片制作公司都倒闭了。

提到BBC又少不了介绍一番彼得和大卫。彼得.斯科特(Sir Peter.Scott)爵士和大卫.艾登堡禄(Sir David.Attenborough)爵士对我们今天能看到这样的野生动物节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彼得.斯科特(Sir Peter.Scott)爵士来自探险家世界,是前WWF荣誉主席,他创建了BBC NHU部,关于斯科特家族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感兴趣的可猛击此处

大卫.艾登保禄,被我们喜称为白胡子老爷爷,虽然他只有一头白发而没有一丁点的白胡子。喜欢植物的人肯定忘不了《植物私生活》和《植物王国》和这个老爷爷吧,没错,就是他。
他曾经是一名体育记者,当年因为某些原因进不来当红的广播而进如电视圈,却没想到由此成为当红主持人,一发不可收拾。

1979 年《生命的进化》跟猩猩们和谐相处在一起,他提前到了拍摄地,跟猩猩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到了正式拍摄时候猩猩们已经接受他,跟他嬉戏。开创了自然纪录片主持人和野生动植物站在一起的先河。他坚持所有的研究都来自实践,而且本人胆大心细,敢创先河。比如在1989年的《生命之源》中他站在放牧大毛毛的蚂蚁前面,拍摄圣诞岛的红色螃蟹迁徙时候坐在螃蟹潮中间,任由螃蟹爬过他。

《冰雪的童话》、《植物私生活》、《大卫.艾登保禄漫游天堂》、《飞禽传》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本人也是女王的好朋友,经常给女王本人当向导。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情是,在茶聊后第四天,87岁的大卫爷爷本人就来到了中国,因为机缘巧合,自然笔记还得到了他的祝福和签名,详情猛击此处。

大卫.艾登保禄给自然笔记写的祝福 【供图】 楚楚

大卫.艾登保禄给自然笔记写的祝福 (供图/楚楚)

杨晔在讲自然纪律发展的过程提到了几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1.很多英国人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博物习惯,英国皇家观鸟会有着100多万的会员,前英国驻华大使也是观鸟会会员,在他在华履职期间,申请了一个观鸟点,设在他北京的大使馆内,夫人照顾花园,吸引来各类鸟,而他在北京也记录了100多种鸟。

2. BBC和泰晤士河报为了调查国内四种常见动物,瓢虫、燕子等,随报纸发放贴足邮票的这四种动物明信片,全国各地的人只要观察到这四种动物中的一种,将观察的时间、地点记录在明信片后面,寄回编辑部,靠此,BBC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

然后,杨晔讲了《美丽中国》中的拍摄方法和技巧

杨晔在《美丽中国》摄制组中一开始做调研员,在摄制正式开始前到目的地去调查,找出可拍摄的故事。前期调研在野生动物纪录片中的地位很重要,只有通过前期调研,才能真正确定野生动物的行为真实性出现的准确时间和它们的活动位置,对去哪拍摄、什么时间去、拍摄什么,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来兼着做许多协调工作,跟着导演、摄影师等学到了许多纪录片的拍摄办法和技巧。

长镜头摄影,压缩空间,突出主体,是纪录片最常用的拍摄方法。这里有个关于敬业的故事,因为长镜头拍摄容易受到空气扰流,而且中国的动物特别怕人,所以需要找个掩体在远处隐蔽着拍摄,需要拍摄者一整天不动弹,一根香蕉和一瓶水往往就是摄影师一整天的食物。英国摄影师非常敬业,从早上4点到晚上7点都呆着不动。

伪装起来 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伪装起来(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微距拍摄,跟普通的相机微距拍摄不同,这里是大景深微距,既看得清前景也看得清背景。
延时拍摄(逐格摄影),《美丽中国》拍摄香格里拉的高山杜鹃开花过程就是这类手法。
夜视拍摄(微光拍摄)。
热成像摄影机,比如为了把开花时候温度会提高表现出来就可以使用热成像摄影。
高速摄影,可以显示肉眼看不见的瞬间动作:如《美丽中国》中蝙蝠掠过水面的画面。
水下摄影。

水下摄影 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水下摄影(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航拍,分直升飞机和热气球航拍两种,是展示大场面最好的方式。但因为在中国航拍有很严格的管控,所以英国的摄影师一律不能上高空进行航拍。所以《美丽中国》中不太多航拍的镜头。
提到航拍,杨晔顺带讲了一下“假航拍”比如《迁徙的鸟》中的,摄影师站在运动的车顶上,拍摄低空飞翔的鸟,看上去跟航拍也差不多。

既然说到了所谓的“造假“,杨晔也展示了《美丽中国》中的”造假“镜头,因为商业纪录片目的就是赚钱,时间也很紧,即使再严谨的英国导演在等不到某种动物在野外出现的时候也会采取将饲养的动物放到还原真实生境的布景中拍摄的情况。比如《美丽中国》中中华竹鼠的拍摄,那个老鼠在洞里活动的镜头就是他们造了一个跟竹鼠真实的洞一模一样的人工洞,包括放入当地的草根、竹子等,再把饲养的中华竹鼠放进去拍的。

所谓造假 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所谓造假(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一些花的开放拍摄也经常搬到室内摄影棚去拍摄。但杨晔强调,这其实不是造假,都是遵循科学性和真实性来操作的,只是确实不是野外拍摄而已。

一流的纪录片肯定有着一个一流的团队。第三部分就是分享《美丽中国》摄制组中那些性格鲜明的人和故事。

一般来说,在纪录片的拍摄现场会有一个导演,一个摄影师,两个现场制片,其中一个兼着翻译。

总导演Phil本身是一个世界排行第五的著名摄影师,特长是洞穴研究和生物学,在广西时候和杨晔去探洞,因为手电筒没电了,情况非常惊险,后来凭Phil的经验(趴到地面上感受哪个方向有风)成功出洞。

摄影师老Mike是杨晔的好朋友,教会杨晔许多事情,非常敬业。两人在海南拍水稻,扛着摄影机在田埂上跑,Mike掉到旁边的小水渠伤了一身扔坚持拍完再走。在北京拍百望山进行时候,第一天上山起雾,完全看不清楚,但Mike仍坚持上山等候;第二天下雨,全看不清,Mike依旧上山;第三天成功拍到。照理说前两天不用上山,但Mike说公司付了钱不是让他在酒店看电视的,只要有任何拍摄的机会和可能性都要去试。

美丽中国摄影师 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美丽中国摄影师(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在摄制组里还有许多达人,比如擅长拍大象和长颈鹿的女摄影师,跑得比男的快。专门拍鸟的摄影师还擅长写情诗,晚上点着篝火给杨晔念他写的情诗。

摄制组 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摄制组(图来自《野生动物当主角》一文)

拍摄也并非一帆风顺。摄制组在西藏遭遇过翻车,车都毁了幸好人没事。也被惊吓到的大象追过;被熊吓到爬树等。

除了这些自然界的威胁,更大的困难是中英双方之间的矛盾。一开始中英双方工作人员在观念和行事作风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时常会掐架。但后期逐渐了解,融合。
在野外拍摄生活相当艰苦,为了拍摄云南大象的迁徙,中方的司路被派去基诺族的寨子呆了两个月,每天就是吃米线,完成拍摄任务回家的司路都不太适应城市生活。英国许多摄影师是纯素食主义者,所以往往在野外就是吃素咖喱,杨晔提起来还一脸苦相。

纪录片为了拍摄一瞬间的精彩往往在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等待这一瞬间也许很漫长,所以摄制组的人也会无聊拿起各种器材摆pose拍照,也会自己找乐子,比如拿脑袋撞雪……杨晔他们在海南拍摄时因为戴上了路边买来的越南盔帽从林子钻出来的时候被当做间谍请去了派出所。

最后,杨晔分享了他的一些想法。只要有一台摄像机和一颗热爱自然的心,你也可以拍摄出精彩的野生动物故事。现在他正在拍摄北京的乌鸦,看这群盘旋在六里桥附近的乌鸦的生活是怎样的。而怎样的故事值得去拍呢?杨晔认为,一种是从来没人看过的东西,一种是身边每个人都见过,但你拍的舒服和全面的。在拍摄前,要把故事想好,如果可以,找小朋友和家庭妇女听听你的故事看他们是否感兴趣。因为如果小朋友和家庭妇女都愿意听愿意看的故事或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杨晔在讲的时候不断带着咨询的眼神朝陈晓夏老师微笑,毕竟,当年陈老师是他的上级领导,他也一直在强调,非常希望听到“上面”的想法,比如为什么想合拍这部纪录片,那些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大矛盾都是怎么协调解决的等等。

陈晓夏老师【手绘】 年高
陈晓夏老师(手绘/年高)

评价《舌尖上的中国》【供图】空错
评价《舌尖上的中国》(供图/空错)

所以有着一对大酒窝儿的陈晓夏老师就登场了。《镜头中的世界》,一个立意更高的话题。他从制片人的角度,讲述了纪录片从筹备到后期宣传的整体运作,并结合人类学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从人类学到记录影像,陈老师提出了三句话来说明纪录片存在的意义:

人类学,让人类走的更远。
行走,让人类学走得更远。
记录影像,让我们成为历史的历史。

那两天的雾霾和报表的PM2.5数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陈老师说,我们就可以拍一部纪录片,记录下这些画面,看末日之后的北京,大家是怎么生活的。

茶聊上使用的PPT是陈老师在厦门大学讲人类学的课程用的,前面有着国内的纪录片的现状等,被他跳过去的。茶聊不像上课,更在乎的是交流和互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但陈老师提出,调查性的纪录片是当前国内纪录片最为缺少的。

纪录片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纪录片的交流从早期的购买到协拍再到合作,最显著的进步在于我们有了话语权。这对于推广中华文化,让中国的纪录片走进国际市场,帮助国内制作团队的成长,助推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到《美丽中国》,陈老师介绍道,一年多的合同谈判、预算制定(这当中还不包括设备和中方人工费用)、前期的调研、现场的制片和后期制作,整个《美丽中国》的成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合同就是满满小5号字的40多页纸,费用也是高达800多万磅。正是这些投入使得《美丽中国》成为了一部经典的纪录片。投入很重要,陈老师强调,例如拍《森林之歌》的陈晓卿最后因为预算问题只能舍掉许多拍摄选择,这和BBC砸大钱在一部纪录片上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陈晓卿、陈晓夏,都是纪录片制片人傻傻分不清楚,难道是兄弟俩?陈老师笑侃。

在《美丽中国》拍摄合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大到文化冲突,小到制作细节。一开始BBC打算拍一部纯自然类的纪录片,这在英文名《wild china》上可见一斑,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部结合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片子,这也是最开始存在的理念差别。同样存在的还包括一开始英国人提出要把文革和中国人吃野味都拍摄进去,都遭到中方的否定,当然,海外版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内容。《南方周末》也曾撰文写过“美丽中国,从不信任开始。”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在解决各种问题上,杨晔有些不爽掀桌、硬汉拳脚的感觉,而陈老师则颇具不徐不疾、太极推手的意味。正是这样由上自下的努力,为中方争取了更多的主动权,最后出来的片子,不仅不反华还用了类似尊敬的国度等词语都是不容易的,这部纪录片基本上反映出了一个真实、美丽的中国。

而对于片中几次出现的国人对野生动物保护失当的问题,陈老师提出了“美丽也可以有瑕疵”的观点,顿时让我之前忿忿抹黑国人形象的情绪消解了。

在陈老师带来的《美丽中国》未公布幕后花絮中,我们得见了杨晔故事里在基诺族山寨与世隔绝过了三个月的司路、固执的女导演及一众工作人员的庐山真面目,杨晔也激动地发现了有他自己的真人出镜,当年的他比现在略消瘦。

这样一部大投入的纪录片,如何实现收益,也是作为制片人的陈老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美丽中国》2008年在英国播出,反响极大,但在中国一直到2011年 1月1日才作为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开台纪录片播出,时间隔了三年之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收益问题谈不拢。原来中视传媒虽然是央视控股的上市公司,但他们坚持央视给出合理的价格才能让《美丽中国》在央视播出,或者采取置换广告时间,制作腰带节目等方式拿到收益。

谈到这儿,陈老师深沉下来。纪录片是抢救性拍摄,具有档案性和社会意义的,具有升值空间。但作为纪录片人,要永远坚持清贫和苦涩。

中国现在的纪录片没有世界语言体系,很多都沦为导演的个人主张。关注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太少,比如要拍一部记录PX项目的纪录片却不能。能和世界对话的商业纪录片,也就是可复制可销售的纪录片也很少。作为纪录片类型金字塔中最基层的商业纪录片应该是能进入到交换市场,带有“普世”价值观,能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的纪录片,否则,我们都在自娱自乐。进入西方市场的纪录片往往就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外宣工具,不刻意却能很好展示中国的真实形象。还是BBC《美丽中国》摄制组里出现的事情,很多人来的时候问中方工作人员的问题是,你们除了北京这样的地方其它地方有电吗?类似这样的误解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在西方的播出来消除。比如在“3.14”事件发生前不久,舒云的纪录片《西藏一年》正好播出,起到了官方媒体宣传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多预先储备一些节目类型也能在恰当的时机推出恰当的片子,例如讲述北京环境的《末卫》就适合在这样的天气播出。

本来不打算讲《敦煌》的陈老师在把话题打开之后也和我们分享了这部他作为总制片人的国内纪录片。

当时决定投资《敦煌》的几个关键因素:
1、 国内外的敦煌热
2、 从未公开的70多个洞窟拍摄
3、 顶尖的纪录片制作团队
4、 真实电影的再现
5、 高清SR摄像机
6、 三维动画和强大的音乐制作

他当下立刻分享了《敦煌》的片花,果然,许巍唱的主题曲尤其适合这种大漠孤雁感。片花里出现了大量的真实电影再现,陈老师说,类似《敦煌》这样的题材,很难去表现洞窟的开凿,选择这样一种形式,虽然受到了争议,但戏剧再现了历史画面最终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陈老师讲《敦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敦煌和敦煌学的独特见解。敦煌文物的流失对于国家而言是种遗憾,但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来说,让敦煌文化传播得更远、影响更广,绝不是一件坏事。

《敦煌》的播出后,凭靠央视的播映权买卖就一次性收回成本,在后期二轮播放、海外发行、音像制品及周边图书的发行、素材改编等等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

既然讲了国内的纪录片,大红的《舌尖上的中国2》正在开拍,赶紧问陈老师的看法。这个话题想必陈老师被问过好多次,居然有备而来,当下打开一个PPT“从舌尖谈起”,《舌尖上的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效应有多方面的因素,选材、播放平台和微博的兴起等,因为之前的纪录片大多数是用俯视的角度拍摄,而舌尖则是平视的角度,关注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还原了每个人的生态,所以得到了认可。但,纪录片制作得考虑国际化的问题。现在中国的纪录片不能停留在自娱自乐的阶段,得走出去,但这种走出去不是单纯以西方受众的兴趣为主,一部好的纪录片是应该在国内外都能受到欢迎的,比如《故宫》和《美丽中国》等。作饮食纪录片国外还有《跟着大傻游中国》、《饮食奇趣录》等。

杨晔这时已经完全加入进来,他的吐槽功力相当深厚,《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火腿被他找出好多槽点,还有那个切豆腐的长镜头……

吐槽一旦开始就很难回头,国内现有体制的限制、产业化平台搭建不够、市场细分不足、国内纪录片人大多是学电视制作出身等等都是问题、因为人事变动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等。但幸好,希望还是有的,CNTV纪实台的成立,喜欢纪录片的国内观众越来越多,市场的可观性等等都有可能给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带来一个春天。

最后是交流时间,围绕着“我们普通人也能拍纪录片吗?”展开,一部好的纪录片都得有好的故事,找到一些主题,选择别人感兴趣的主题和故事。可以通过段时间陈述故事看是否打动自己打动别人来验证。用恰当的方式拍摄下来,把握好咬合和矛盾冲突,纪录片,你也可以拍!

不知道不觉,加入三三妹子的回顾后年高又写了好几千字,那天的茶聊是茶聊开始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从下午2点持续到了8点多,虽然我们都非常饿,但居然不累,这个话题还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值得去探讨。自然笔记也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更好地记录自然,去综合各个学科,纪录片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方式。看到这篇回顾的朋友们,你们也可以!如果有很多想法记得来一起交流哟~

合照 【供图】空错
合照 (供图/空错)

最后,本次到场的朋友有:陈晓夏、王晨岑、段煦、叶楠、年高、柿子、云中鸟、David、空迷、饼酱、璐璐、三三、罗心宇、简宁依依、渐入佳境和渐入佳境妹妹、杨晔、小倩、空错、鼠曲草(年高和楚楚都好激动见到了偶像,而且她们得以观看鼠曲草的手绘本子)、木自无言、飞天小猪、楚楚和兵兵。

愿意分享自然经历的朋友可以通过豆瓣和空错年高联系。我们会邀请您参加您感兴趣的讲座,认识您感兴趣的人。

- -- -

3 条评论

  1. 城猎人(2013年10月24日):

    是否是公开的活动啊?厦门线下活动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