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上的“十二生肖”:龙(下篇)

下面我们还是继续说说百花山上现实存在的动物吧,比如Dragonfly——会飞的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蜻蜓。其实它们不光是会飞,小时候还会游泳和跑步呢。

话说蜻蜓是一类古老的生物,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就有他们的存在了。那时候的蜻蜓种类可能还没分化出现今这么多种,但个头却是相当惊人的,国外曾经发现过翅展接近一米(确切的说是75cm,国内好多资料都夸大其词了)的巨型蜻蜓化石。如果从头顶飞过一只,你会觉得它比一只乌鸦还大。之所以能长得那么大,据说是和当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或气压高有关,目前科学家还在紧张无序的研究中,而想象力丰富的人已经开始推测那时候或那之后也许还存在过高达5m的人类祖先,跟阿凡达似的……

 
原始巨型蜻蜓复原图,分类上属原蜻蜓目Protodonata或Meganisoptera。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全世界已知现存蜻蜓(蜻蛉)目Odonata昆虫大约5000~6000种,在我国约有300~600种,最大的蜻蜓翅展也不过20cm,与原始种类外部形态上大致相似,他们都有着一双硕大的复眼,两对强而有力的透明翅膀,以及细长的腹部。

由于他们喜欢吃蚊子,大多数人对他们会有好感,教科书更是对他们赞不绝口,称他们是人类的朋友!但这个世界并没有教科书中描绘的那样绝对,蜻蜓又不是狂热的蚊子爱好者,蚊子的味道即使不错,但地球上可吃的美味也实在太多了,大可不必顿顿都吃蚊子,更不用恪尽职守地只吃人类规定的害虫来压抑自我。长到一定个头蜻蜓幼虫——水虿(chaì)会吃小蝌蚪和小鱼,养殖鱼苗的人肯定不喜欢他们,而长得大一些的蜻蜓成虫,甚至会对蜜蜂下毒手,蜂农们有时候还要为保护蜜蜂而驱赶蜻蜓。

蜻蜓目昆虫主要可以分成蜻蜓战队和豆娘战队两大方阵,下图是关于他们简要的对比资料,可做初级的区分,适合小盆友和完全不懂蜻蜓的人参考。

左:蜻蜓,右:豆娘。 摘自赵启兰《如何教学生区别蜻蜓与豆娘》

如果您是蜻蜓专家,或者是真正仔细认真观察过蜻蜓目昆虫的朋友,对上述描述肯定会提出质疑,比如个头上,侏红小蜻 Nannophya pygmaea体长就不到2cm,另外蜻蜓的产卵方式上也不都是“蜻蜓点水”那样,不少种类也会像豆娘那样产卵在植物上。上述图表资料中部分表述语言有些绝对,容易误导公众,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下面这种含蓄些的说法。

成虫

蜻蜓成虫

豆娘成虫

图片

体型

较粗壮

较纤幼

复眼

在头顶上互相紧贴,或两眼分隔不远

分隔很远,如哑铃状

翅膀外型

前后翅形状和大小不同

前后翅大小、形状一样

翅膀停栖时形态

展开

多数重叠和闭合

幼虫

蜻蜓稚虫

豆娘稚虫

图片

体型

肥大

纤幼

体内直肠鳃

体外尾鳃

表格整理自香港湿地公园的蜻蜓节专题网站。
此图可以看出图中央的碧伟蜓产卵的方式和豆娘相似。摘自香港湿地公园2007年的《与蜻蜓相遇》小册子

百花山地区地处中高海拔山区,喜欢在水塘、湖泊、河流生活繁衍的蜻蜓目昆虫种类并不多,从去年六月份见到第一只蜻蜓成虫,到去年九月份基本消失匿迹,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空中飞龙”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的雨季在百花山出现。

百花山上我观察到的一年中最早出现的蜻蜓,蜻蜓科赤蜻属 Sympetrum sp. 某种1。
和上面那只很像,但貌似不是同一物种,蜻蜓科赤蜻属Sympetrum sp.某种2。

大多数人可能对这些“飞龙”的出现不太在意,因为他们既不会喷火,也不会破坏农作物,更不会像知了那样吵吵闹闹的,在人类眼中他们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给人类添乱的坏虫子。如果公安机关逮捕踢除那些吃鱼和蜜蜂的不法分子,这些“飞龙”简直是所有其他昆虫学习的典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栋梁!

在人类心目中他们是这么可爱的生物形象,而假如你是一只酷爱白天或傍晚飞行的小虫子,那么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空中的恶魔,非常恐怖的恐怖分子,假如出去买菜一不小心遇到他们,肯定没有一只精神正常的小虫子会和蜻蜓打招呼,假如幸好、命好、虫品好——好到蜻蜓的那几万只复眼一个都没瞅见你,也千万要低调的离开,切忌还没走远就得意忘形地笑出声来,要知道蜻蜓可以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杀回来,轻巧的用爪子抱住你,然后把你塞进嘴里。 (注:蜻蜓是目前地球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而且视野范围将近360度。)

黄蜻 Pantala flavescens ,在台湾地区称作薄翅蜻蜓,在日本称作精灵蜻蜓(《东京昆虫物语》上这么说的)。这种蜻蜓很少单独飞行,一般只要见到,就是成群结队的,少则几十只、多则成千上万!(注:繁殖的时候偶尔出现孤男寡女的情况……)飞行习性和上面那些动不动就着陆休息的赤蜻不同,如果不是下大雨或者实在困倦得不行了或者到了酷暑难耐的时候,黄蜻极少停落,到了迁徙的时候,观测资料显示到了夜晚他们都不停息,乘着季风飞跃高山和大海。手头上实在没找到一张在山上自己拍的拿得出手的黄蜻照片给大家看,下图是从日本网路上找来的精彩图片整理加工的。

为了写好这一部分,我还兴致勃勃的瞟了一眼最近出版的《中国常见蜻蜓图说》上面黄蜻的介绍,先向老一辈蜻蜓研究者致一下敬(上篇分类部分写的很精彩),然后不害羞地说,下篇具体种类的描述真不如扭回头来,看看我整理加工的这个图。《图说》上关于黄蜻的文字描述,反而把我们常见的生物说的那么陌生和奇怪……好多国内高深莫测的科学家总是喜欢故弄玄虚,一点都不为我们这些从来都不会有心情去翻翻沉沉的、厚厚的、神秘的动物志的普通人着想着想。

哎呀,估计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黄蜻”的这个名字,但是见了图片之后,大家都会惊讶的说:“这个我见过呀!”嗯,除非您是宅到白天从来不出门,或者出门都是闭着眼睛的。

从科学家的采集记录来看,这个种类蜻蜓的分布,可说是从乡村到都市、从森林到草原、从高山到海边无所不在,分布既广,数量也多,在温暖的地区活动时间更是全年无休。下图是维基百科绘制的黄蜻世界分布图(除了欧洲和南极洲几乎到处都有)。

可是,就是这么熟悉的常见物种,您真的了解他们吗?当英国海洋生物学家查尔斯·安得森(Charles Anderson)在马尔代夫生活和工作期间(在他本国没有这种蜻蜓分布),注意到在每年的特定时候,大量的黄蜻就会突然出现。虽然是海洋生物“砖家”的身份,但这并不能阻挡具有博物精神的他,去仔细跟踪这种很不起眼的蜻蜓的行迹。

 
TED演讲集:发现横跨海洋的蜻蜓

经过连续十多年的观察,他发现这种蜻蜓竟然是世界上所有昆虫中,迁徙旅程最长的物种!具体发现过程可以观看一下上面链接中,他在TED演讲的视频。而下图是他总结的迁徙路线,黄蜻会一边繁殖一边迁徙,整个过程跨越四个世代,据说有1.7万多公里,比红军长征的距离还远!

而在我国境内,黄蜻的迁徙路线也许可能有更长的距离!是目前没有人好好研究而已……

下面我将话锋一转,毫不客气的讽刺一下国内大陆科学家和记者是怎样编造这个物种的神话故事的。由于科学知识普及不够,很多人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尤其是在城市里会突然出现大量的这种蜻蜓,不少记者和科学家就开始趁机忽悠了,比如他们会说,这是因为这两年绿化多了呀,种了不少树啊,水质污染减轻了啊,建立了好多保护区啊……尼玛啊,黄蜻更愿意在平原地区的静水环境繁殖,才不喜欢在山高路远的郊区建立的保护区里那冰凉湍急的河水里哺育下一代呢!这种蜻蜓除了怕冷(低于4℃卵和幼虫就会挂掉)以外,几乎是有温暖淡水的地方就能活,幼虫生活在污染多严重的水体里都比许多其他种类的蜻蜓更能适应,就连以前我家(石景山)附近的臭水沟边,这种蜻蜓也照样能繁殖!反过来说,这几年来我家附近这种蜻蜓近几公里的大片栖息地都被修路(莲石高速)和盖楼破坏了,小时候每当下大雨过后黄蜻就开始在那片区域的池塘里大量繁殖,在秋天来临之前至少能羽化几千只!而如今,城里面出现这种蜻蜓和百花山上看到的一样,大多都是路过打酱油的!除了在个别能存水的荒地和公园停留,城里面几乎没有他们繁殖的空间了!况且用几年时间破坏那么大面积的栖息地,又想再用几年功夫种点树种点草就修复甚至恢复回来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栖息地真的破坏了,花个几十年、几百年都不一定能恢复!有些消失的物种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了!那帮喜欢装孙子记者和学者既没有仔细观察,也没有用客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分析,就敢在公众面前胡说八道,歌功颂德拍马屁,简直让社会已经退化到了宇宙还没有形成的阶段了!

目前人类已知全世界有迁徙习性的蜻蜓大约50种左右,他们过着游牧式的生活,在整个蜻蜓家族是非主流。相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米国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就比较疯狂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另一种体型较大的蜻蜓,研究者给蜻蜓安上了无线电跟踪器,然后便开着飞机追踪他们的活动,锲而不舍地从北美追到了墨西哥……

 
 
绿伟蜓Anax junius,上图雌虫、下图上雄下雌,和下图我国常见的碧伟蜓Anax parthenope 很像。
 
上图:碧伟蜓Anax parthenope交配产卵;下图:碧伟蜓和黄蜻的大小比较,另外大多数赤蜻属的蜻蜓比黄蜻还小一节。图片均来自网络

碧伟蜓在台湾地区称作绿胸晏蜓,土名有大绿豆、老干儿、马大头等。别看他们个头大,和黄蜻相似的是,这个种类的蜻蜓也是几个月就繁殖一代的速生种(大多数蜻蜓幼虫起码要在水中呆一年,多者则需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喜欢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沼泽、湖泊等静水环境,虽然在国内很多地区也相当常见,但却由于城市扩张栖息地消失而大量减少。可能由于海拔高和树太多,在百花山上目前我没见到过这种蜻蜓,但百花山下到有可能有他们出没。他们的主要识别特征是头部上额有一条黑色横斑、胸部黄绿色、腹部黑褐且侧面具长条形黄色斑,最后的那点描述,可以用来简单的区分前面提到的美国的那个相似种。

碧伟蜓对与自己体型相近的运动物体比较感兴趣,你向天上仍一块小石头他都会莫名其妙傻乎乎的追上去,于是好些人就利用这个特点来钓蜻蜓……不过傻归傻,碧伟蜓可比刚才描述的黄蜻凶猛多了,我小时候见过碧伟蜓在空中捕捉黄蜻当点心吃,抓住后会由于超载而飞不动了一起坠到草丛中或树枝上,等吃饱了再飞走。

在大陆,蜻蜓是一种含糊的名词,蜻蜓目的昆虫里,蜻是蜻,蜓是蜓,由于翅膀某些脉纹有些差异而分属不同的科:而在台湾,说到某某蜻蜓一般是说这个物种是蜻蜓科的,比如刚才说的黄蜻(薄翅蜻蜓),就是蜻蜓科的,大陆地区偷懒把蜻蜓科就简化成蜻科了;后来提到的碧伟蜓和马上要说的混合蜓都是晏蜓科的,大陆地区又偷懒了,把科名简化成了蜓科

像碧伟蜓一样,混合蜓Aeshna mixta 属于中大号的蜻蜓。夏天黄昏的时候百花山上空旷的路边不难见到,他们也喜欢集体活动,是否在百花山繁殖目前还不得而知,我猜测也都是路过打酱油的,因为也是在阴天下雨前后比较多。下图1是雄性——身体偏蓝色(来自国外网站),下图2是雌性——身体偏绿色(百花山上拍的)。

乌克兰Trips, Vacations And Photos博客上关于混合蜓头部特别的特写!

混合蜓的主要体态特征是:成体头部上方呈蓝色,下方呈黄色,前额黄色,足黑色,胸部是黄褐相间的条纹,背部呈褐色,腹部周围有白色条纹。这种长相,让总爱想歪了的人类怀疑他们可能是其他不同种类晏蜓乱交的混血儿。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国外见于日本、朝鲜、俄罗斯、欧洲等地。下面我们稍稍窥视一下是一些国家对这种生物的称呼:拉丁语Aeshna mixta是通用的学名;捷克CZ: Šídlo pestré 英国UK: Migrant hawker 丹麦DK: Efterårs Mosaikguldsmed 芬兰FI: Etelänukonkorento 法国FR: Aeschne mixte 荷兰NL: Paardenbijter 意大利IT: Aeshna mista 德国DE: Herbst-Mosaikjungfer 波兰PL: żagnica mniejsza 瑞典SE: Höstmosaikslända 斯洛文尼亚SI: Bleda deva 俄罗斯RU: Коромысло помесное 乌克兰UA: Коромисло мале 日本JP: マダラヤンマ 匈牙利HU: Nádi acsa 中国CN:混合蜓 。知道这些名字有什么用呢?虽然同样是人类,但却在用着不同的符号给世界万物起名字,你可以复制这些名字然后通过谷歌搜索图片,看到世界各地不同人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文化对这种蜻蜓的观察和记录。

看过国外的观察记录,你会深深感叹,国内大陆地区的观察记录还需要进行巨大的努力啊!

 
日本金光伪蜻 Somatochlora japonica ,也可能是金光伪蜻属的其他种。

日本金光伪蜻 Somatochlora japonica仅在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南部、朝鲜、日本北海道地区有分布,我国仅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的河边能够见到。从整体的分布区域看他们基本生活在亚洲东部的北方地区,并且是一种适应寒冷环境不喜欢温暖的蜻蜓。在北京这个属记录的蜻蜓还有另外一种,名字叫格氏金光伪蜻Somatochlora graeseri ,据说要仔细观察他们屁股才能区分,这里我就不较真儿了。我已经盯着网上很多金光伪蜻属蜻蜓分类指南上蜻蜓屁股的特写照片和绘图观察对比了许久,还是分不清楚,受不鸟了。难道蜻蜓们也要盯着别人的屁股看上良久才,能分清对面的那个家伙是不是自己的同类吗???

感觉研究昆虫的分类简直是一种折磨啊,一定吓跑了无数喜欢虫虫但讨厌分类的莘莘学子,下面这种百花山上的蜻蜓同样让人头疼!

第一眼看到它,感觉它到底是蜻还是蜓呢?哎,不难为您了,它叫马奇异春蜓 Anisogomphus maacki ,您如果翻开过任何一本细致一些的蜻蜓图鉴就会发现,很多种类的蜻蜓都长成这么难看的样子,只是难看归难看,有这种黑黄相间条纹的蜻蜓混在干草丛中就等于隐身了一样,虽然食肉动物可能因此不把他当成了,倒是可能藏在草丛中时,一不留神被食草动物当成一起吃掉……也许他们真的会担心被食草动物吃掉吧,大多数见到他们的时候,一般都停落在地面、树叶或石头上。他们基本上在国内很多省份都能见到。样貌上呢,大家就不要参考留恋我拍的那张烂图了,那是让蜻蜓专家根据经验才拍板钉钉确定是马奇异春蜓的,具体鉴定种类的标准建议大家看看下面这两张比较完美的图片。

图片来自这个网站

马奇异春蜓喜欢在河边活动,分类上属于Gomphidae 春蜓科(箭蜓科)。在台湾称作长唇春蜓,在韩国称作마아키측범잠자리,日本名字叫ミヤマサナエ ,知道了日文名和韩文名查起资料来会很丰富!比如可以查到幼虫的样子,长相非常难看就不拿出来吓唬大家了,好奇心非常重、非常想看的童鞋可以小心的点一下下面这个韩国蜻蜓大全的链接(声明:看了之后三天吃不下去饭可不要怪我!)。

 
再来两张生态照。图片来自这里

下面隆重介绍本章的压轴物种:北京大蜓Cordulegaster pekinensis,新的分类方法称作北京角臀蜓Neallogaster pekinensis ,听名字貌似又是必须要从臀部才能分清楚的物种。体长7厘米左右,翅展6厘米左右,虽然叫做大蜓,体型却不及远古蜻蜓祖先的十分之一!

 
百花山上正在蜻蜓点水的北京大蜓,目前蜻蜓章节中我拍到的最帅气的照片!
溪流边疾驰飞行的北京大蜓。

很多资料上说北京大蜓是北京的特有物种,不过有学者仔细对比过近几年国内专家发现的新物种晋大蜓Cordulegaster jinensis Zhu & Han(1994)和周氏角臀大蜓Neallogaster choui Yang et Li(1992))的臀部等区域特征后指出,推测他们都是北京大蜓的异名而已。北京大蜓属于Cordulegastridae 大蜓科(勾蜓科),资料稀少亟待观察和保护!

远古蜻蜓和现代蜻蜓的大小比较。截图来自BBC 《How to grow a planet 2012》

豆娘阵营的飞龙,我目前只在百花山保护区小龙门管理站那边拍到过一只,由于拍的过于虚幻估计只有高手中的高手才能认出他是哪一种豆娘,参考最近专家的调查数据我猜是色蟌科的透顶单脉色蟌Matrona basilaris。山上虽然还见过其他种类的豆娘,只是目前手头没有标本和照片等数据,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龙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说了这么多,感觉把龙写得形散神也散,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语文老师不要突发奇想把本篇章拿去当做阅读理解的考试题去难为别人,本篇没有什么中心思想,非要加个中心思想的话大概就是从东扯到西最后作者都迷路了。

估计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家一定收到了不少龙年的祝福,像祝您龙年大吉、龙腾虎跃这些话大家一定听烦了,那么最后我来一个新鲜的: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一出门就能遇到霸王龙横行霸道的年代,但高深莫测的玛雅人关于2012的末日传言却正在全球肆意蔓延,无论下一秒钟将要发生什么,我们都不要紧张,因为地球上所有动植物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最难以理解的不是那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而是拥有文明、略懂科学、骄奢自大的新新人类……我仅代表已经灭绝的恐龙同胞祝愿世界和平,地球安全,人类觉醒。

- -- -

4 条评论

  1. 小老虎也(2012年04月5日):

    很好的科普作品,值得仔细看看!


  2. 康素爱萝(2012年04月6日):

    蜻是蜻,蜓是蜓!你知道不你:P


  3. 金洪光(2013年03月22日):

    精彩至极,佩服。


  4. 金洪光(2013年03月22日):

    混合蜓就地产卵孵化,我在吉林拍到交尾、产卵、幼虫以及大量生活习性照片。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