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蔷薇:观鸟自留地

ID:林蔷薇
时间:2024年1月12日
地点:天津滨海新区——蓟运河边
天气:晴

自从上次观鸟走到了新的区域,加新了水鹨和苇鹀之类的鸟之后,十分欣喜能发现新的观鸟地。但由于上次时间有限,未能走到更远处探索,于是找了一天背上相机骑上单车,向着新的观鸟地出发。

clip_image002
北红尾鸲:说我圆?你礼貌吗?

故道公园的尽头是一条叫做静湖南路的公路,不过由于远离了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这里倒是比较安静,除了偶尔三两附近的居民在周围散步,就是一些热衷钓鱼的大爷们在这里活动。起初以为这里的水面就是“静湖”,后来看地图才知,不过是蓟运河的一部分而已,但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蓟运河要好记也好听一些,姑且就叫静湖吧。有路名做支持,也不算胡乱起名了。

clip_image004
习惯性对不上焦,但加新了黄喉鹀呀!

冬月完结,腊月伊始,大地苍茫。

残留的冰雪在稍有温度的阳光里慢慢消融,时不时听见雪盖下有雪水滴入草地的声音。除了闸口附近,其余的水面几乎都结了冰,有些地方的冰层透明,散布着白色竹叶状的冰花,倘或再添上几笔纤细而有力的竹竿,应当是不错的画作。芦苇丛经过秋天的渲染,已经定格成了金黄色,苇杆纤细而直挺,苇叶轻薄如纸,芦花蓬松绵软,与布满枯草的土地连接起来,成为冰面上的一个个小岛。

clip_image006
冰竹画,诚聘画师来补上几笔竹竿

闸口附近有个出水口,因此这里有了一小片活水,引来几只海鸥在这里活动。(尚未学会分清海鸥的具体种类,暂时这样叫吧)。水岸与草地的交界处,几只身体略显笨重的白骨顶正忙着低头觅食。上次来时它们还在芦苇小岛边上的冰面上找吃的,这次有了水面可以活动,更加自在了。埋头干饭能敌过一切,哪怕旁边有行人走过,也只是一边低头吃,一边慢慢调转方向远离行人,十分淡定,并没有任何惊恐不安。

clip_image008
海鸥:走啊兄弟,整点薯条!
clip_image010
白骨顶:干饭最重要!

正看得出神时,头顶传来凄厉的叫声,抬头一看,两只海鸥正追赶一只白尾鹞。提起海鸥总想起“整点薯条”,觉得它们是十分安逸地生活在城市的,第一次见到战斗状态的海鸥,才想起其实野生鸟儿自然也是要学会面对野外的各种危险的。两只海鸥在上空盘旋而飞,白尾鹞也被迫飞逃,从地面上看去,海鸥的身形自然不如猛禽壮硕,但在气势上却足以压过对方,于是白尾鹞渐渐飞远,两只海鸥大概不放心,一直追到它们在我视野里成为三个小黑点的地方,还未罢休。(光顾着看热闹,居然没拍……)

呃,脑补一下两只海鸥追老鹰?

看完追逃大戏,信步走近苇丛,慢慢能听到一些鸟儿的叫声了。麻雀们边叫边飞,叽叽喳喳声不断,棕头鸦雀有时也加入进来,一边“嘀嘀嘀”地叫着一边在苇丛中钻来飞去,成群结队地藏身其中寻找食物。它们身形娇小,颜色又属于最不易被发现的大地色系,因此常常只闻其声不见其鸟。这时就需要驻足观看,让鸟儿们感受到你没有威胁,很快就能看到一些大胆的棕头鸦雀落在离你最近的树枝,歪着小脑袋四处打量。它们一刻不停,从不会在同一个的地方过多停留,在枝条间跳来蹦去,一会儿又陆续飞到旁边的树上。在清冷的冬天,看见它们这么活泼的样子,内心也会十分欣喜雀跃。

clip_image012
棕头鸦雀:怎么给我拍成灰的了?!

芦苇深处时不时传来一些听起来更婉转的鸣唱,声音洪亮,却时高时低,有时还会发出像口哨一样连续不断的一串鸣叫声,十分悦耳。待仔细看时,芦苇杆的下部正有两只体型更大一些的鸟,尾巴也更长,这就是震旦鸦雀了。它们的嘴巴十分厚重,鸣叫之余就埋头啄苇杆,早已干透的芦苇杆因此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在安静的冬日的中午,靠近苇丛时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这样的声音。它们喜欢从一根芦苇的下部开始做检查,用嘴啄开空心的苇杆,如果有虫就愉快进食,没有发现虫就顺着杆子向上寻找,有时一直找到芦花下最细的部位也没有虫,就顺势随着芦花摇晃,观察周围是否安全,并找到下一个落脚点,跳到旁边的另一根上继续寻找。

clip_image014
拍完这张忽然讨厌芦苇了怎么回事
clip_image016
震旦鸦雀:嗯?谁叫我?
clip_image018
结伴干饭

河岸与苇丛的中间,是一排排的行道树与灌木丛,这里常常是很多小型雀鸟的活动场所。走在树下,时不时就能听到银喉长尾山雀和北长尾山雀在树冠上飞翔追逐。尤其是头部和腹部洁白无瑕的北长尾山雀,凭借着可爱的外表和萌化人心的面相,总是引得我驻足观看。

它们落到树枝上,黑色的脚爪抓住枝条,腹部的毛使它看起来更加圆滚滚,盖住跗跖,看起来十分保暖。一双黑曜石一样的眼睛,短而精致的嘴巴,配上头部洁白的底色,使它看起来更加乖巧。它们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也关注着伙伴的动向。确定安全后,会低头啄食树皮,寻找树皮缝隙里的食物,有时吃到食物后还会讲究地在树皮上左右抹抹嘴,好像保持着绅士的形象一般。

clip_image020
习惯性失焦……我发誓这就去研究失焦问题!

银喉长尾山雀的长相更加绅士,其名字就是因为在它喉部的羽毛常常有一小块区域是黑褐色的,相比北长尾山雀,它的腹部以及头顶也多为淡淡的灰褐色。它们的叫声相比棕头鸦雀的“嘀嘀嘀”声,声调更高,声音更亮。除此之外, 和棕头鸦雀一样,因为体型较小,需要随时进食补充能量,因此总是一刻不停地观察——寻找——进食,循环这个过程。

 

clip_image022
银喉长尾山雀:你看我领结好看不?

沿着河岸走远些,就发现追逃大戏里的逃跑方——白尾鹞又出现了。这次它选择在芦苇丛上空低低掠过,翅膀展开,平稳滑翔,目光犀利地扫过苇丛,惊得那些在苇丛中又藏得不够深的小雀鸟们忙不迭飞向深处,也不知最终它有没有捕猎成功。猛禽渐渐飞远,苇丛中沉默了好一阵,才慢慢恢复了苇叶摩擦声、苇杆劈裂声,以及有些鸟儿轻轻的鸣叫声。过了一阵,它们开始放松警惕,渐渐敢飞出苇丛了,才得以看清到底是些什么鸟。

clip_image024
飞逃,不是,是掠食者——白尾鹞

一直以来中华攀雀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名字,因为只见过它的巢穴,十分精巧,但从未见过本尊,这次倒是见到了。

clip_image026
中华攀雀,几次见到都是这个姿态,不愧是“攀雀”

再就是一些体型配色与麻雀极为相似的鸟,由于尚未学会分清各种鹀,所以也不便定名。它们喜爱在灌木丛脚下的草地觅食,一边吃一边抬头看看周围,一旦有大鸟或是行人经过,立马转身飞进灌丛,并作鸦雀无声状,只等危险解除,再回地面继续啄食草籽之类的东西。

clip_image028
大概是苇鹀?

再次感谢帮助我鉴定的大佬!鞠躬!

这一次观鸟之行收获颇多,也让我觉得这个地方今后也会带给我更多惊喜,希望今年能够常去观鸟,所以将其选为今年的最佳观鸟地,今年会持续不断去观鸟,记录一年四季不同的鸟况的观鸟收获。

 

【点评】

观鸟大餐,一顿吃饱。已经期待下一期连载了。——荒草

观鸟需要无穷的精力和热情,观鸟收获的惊奇会激发更多的精力和热情,看鸟友写如若亲历的观鸟记录也同样地有效。看那白尾鹞的狼狈,看那震旦鸦雀的机灵,唉,赶紧估量一下今天的日程表,忍不住也要挤时间去湿地了! ——马二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