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32期茶聊

第32期茶聊结束后,三位作者撰文写下了自己的“自然笔记”。王东阐述了自己对于中国园林和文化的思考,小靖分享了她探访几座欧洲园林的经历,羊肉甩饼主要侧重对活动内容的记录。

中国园林的文化语境

文/王东

2018年2月3日,我参加了第32期自然笔记茶聊“我在欧洲建中国园林”。主讲人王洪波老师知识面很广,茶聊中他提到,他曾经利用大量时间在国内外进行田野考察。这是很多学院派研究者所不及的地方。因此他的观点也多新奇有趣的地方,比如,他认为民间隐藏的生活和诸种细节,这才是中华文化的主脉。他将中国的文明总结为“泥土的文明”,认为所有文化的细节都植根于泥土之中。这些大家从会议记录中都可以看到更详细的论述,在此就不赘述。

在欧洲建立一个中国园林,是将典型的中华文化事项“移植”到另外一种文化环境当中,其中可以讨论的话题是非常丰富的:在向另外一个文化展现我们的文化时,究竟应该选择哪些内容?在中外文化对比的语境中,究竟什么才是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如何保证文化事项移植过程中的“正确”解读?如何让移植过去的文化事项更好地融入到目标文化环境中去?……这些是我以前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希望能够在茶聊中向王老师讨教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一些王老师谈到了,有一些则完全没有涉及。但我的思考没有停下,现将我的一些想法总结如下:

中国园林的魅力在异国的自然文化环境中究竟能得到多大程度的展现?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在苏州参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古典园林时的心情,当那些以前只在文字、图片和视频节目中看到的园林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强烈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在我看来,中国园林的精华就体现在这些旧时的私家园林当中,而私家园林的本质,是园林主人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放大。水面倒映着天光,山石堆叠让人看到了宏伟的景色;曲折的游廊和移步换景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古典美的意蕴;树木花草的枯荣则代表了永恒的时光。中国园林,是高度人工化的自然,是高度象征化的景色。如果说人工化的部分可以凭借财力堆叠出来,但象征化的部分却是造园者和园林欣赏者共同构建完成的——建园子的人所要传达的东西,需要处在共同的文化语境中的欣赏者了解。

从王老师的介绍中我了解到,此次的园林建设使用的是欧洲合作方提供的公园环境,而且经费也相当有限(只有区区的三百余万元)。这样的经费,显然不足以营造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那么多细节。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能够在欧洲完整复制一个拙政园,也缺少可以欣赏拙政园各种妙处的观众。在很多年以前“综艺大观”有一个环节,让观众猜在国外景点中看到的东西有什么功用,答案则往往让人感到意外。当我们在面对另外一种文化的时候,为了节省认知资源,基本上都会以自身文化作为参照系去理解它,其间自然会有种种误读。

实际上,我这种思考并非空穴来风。王老师在园林建成之后,曾经数次接受当地电视台的采访,解读中国园林的特色。他说,他还专门带着提供场地的公园负责人在这个园林当中从头到尾走了一遍,解释什么叫做“移步换景”——这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也许是常识的知识,仍然需要在那里从头普及。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还应该做一点事,让当地人了解如何“使用”中国园林,在何处站,在何处坐,在何处转身,在何处环顾……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审美生活中已经习惯的东西,对于欧洲人来说,必然是非常陌生的。

中国园林的另外一个特色,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对于木头的精巧运用、对于结构的独到看法,中国工匠在施工方式上的独特之处,都是非常值得一观的。王老师在园林完成之后,也曾专门就此为当地人举办了一个讲座。但我觉得也许可以更进一步,以常设展览的方式,让当地人在玩赏中国园林之余,也能了解到这些游廊、六角亭和石桥背后的技术和故事,也许可以增添园林的文化维度,让这样一个园子成为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场合能够向另外一个文化的个体展现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我认为王老师所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和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在可以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但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当我们考虑文化走出去的时候,撇除所谓大国情结、强国情结的浮沫,我们能够展现给别人的,究竟是什么?当我们说着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无所不包,为什么却总是只给别人看一些“老古董”?在我们惊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巧的同时,又应该如何面对中国工艺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比如中国传统建筑所使用的木材)?中华文化在走向现代、走向越来越宽广的空间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欧洲园林什么样?

文/小靖

知道“自然笔记”的存在好像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豆瓣上关注了年高、老余等一众“网红”,不时地就会follow到一些探索北京周边的活动和记录植物的图片。茶聊这样的形式,却是在最近注册了之后才得知的,怀揣着一点好奇心就报名参加了第32期的茶聊。

大约茶聊这件事的精髓就在“聊”这个字吧,虽然有主讲人和主题,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有被局限住,话题一放开就跑得很远,从园林跳去古代丝绸之路是否真的存在,又忽然变成周礼在民间的遗存……主题常常被强行拉回来,间歇地被同好们投喂一些小零食,氛围很是轻松愉悦。王洪波老师在这一次的茶聊会上分享了在华沙建中国园林的经历。在讲中国与欧洲园林审美差异的时候,王老师提到了英式和法式园林的区别,讲到了一些欧洲园林的特点,让我联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几处欧洲园林,于是就有了这一篇。

我的大学时代是在英国度过的,对于我来说,大学时光里的美好包括了早春教学楼前的绿地里冒出一丛丛一簇簇的铃兰、水仙、风信子,也包括六七月份时放学走路回家流连在别人家院墙外望着开得声色纵情的玫瑰发呆。打心眼儿里觉得园艺绝对是英国人最擅长的事情之一。英国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庄园园林化、画意式园林、园艺派园林三个时期,今天要写的这一座大约是画意式的,说大约皆因我没甚理论基础,全凭景观特征臆断的。这座英式园林是Dunvegan Castle附属的花园。Dunvegan Castle在Skye岛上,位于苏格兰的西北处,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小岛。城堡至今仍被当地家族的领主所拥有,只有建筑物的一部分和花园对公众开放,它建在一处海湾岩石上,完美地融入到了苏格兰的高地地貌中,如果不是有心寻访,恐怕难以得知城堡还有一个精心打理的花园。

image1
image2
英国Dunvegan城堡

Dunvegan城堡花园从18世纪开始营造,占地约有5英亩,跟Skye岛上贫瘠的沼泽和山峰不同,花园里遍植多种植物,有茂密的林地,波光粼粼的水塘,还有直流入大海的小溪,有着典型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征。花园里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从宿根类的花卉,到造型独特的高大乔木,还有丰富的爬藤类植物和一个睡莲池塘,满目草木葳蕤之象。小溪上架起的是简朴的木桥,存在感极低,似乎没有对原生的地貌做太多的改动,潮湿的地方长满各种苔藓、地衣和蕨类植物。熟悉的花卉只认得出寥寥几种,绣球、羽扇豆、大花飞燕、地黄……花境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营造,错落有致,色彩丰富。

 image3
image4
image5
image6
 image7
image8
 image9
 image10
image11
Dunvegan城堡花园中的花花草草

法式的园林要讲的是众所周知的凡尔赛宫花园。去凡尔赛是个春寒料峭的时候,花园里还是冬天里萧索的氛围。站在中轴线上放眼望去,就是一副完美的几何对称的景象,轴是东西向的,花园南北对称,在3000米长的中轴线两侧分布着几百座雕像、喷泉、草坪、花坛以及廊柱。凡尔赛宫花园的形状基本上是长方形,以宫殿为基准构造强烈的主轴线,水景作为主轴线的延伸,从宫殿起到人工湖延伸了1000多米,继而又导向了远处的自然水景。主要的道路也是严格遵循对称的布局,在中轴线两侧植有间断的行列式树丛,将两侧的园林、景物隐蔽起来。凡尔赛宫花园占地有100万平方米,靠两条腿儿走几乎要走到天荒地老的感觉。

image12
image13
image14
image15
image16
image17
image18
法国凡尔赛宫

还有一座园林是西班牙的Alhambra Palace。Alhambra坐落在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格兰纳达,背靠内华达山,天气晴朗的时候,远眺过去甚至能够看山顶上的积雪。Alhambra是中世纪北非摩尔人统治格兰纳达地区后建造的,园林有强烈的伊斯兰风格,这一类风格常常又被叫做摩尔式。Alhambra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其中包括了城堡和一系列的附属建筑。西班牙式的园林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庭院了,这种庭院四周多为建筑,合围成一个方形的庭院,常常带有拱廊,装修雕饰繁复精美,在庭院的中轴线上,会有方形水池或长条形水渠,并有喷泉。在水池和周围的建筑之间,种植灌木、乔木和花草,西班牙的园林里,三角梅、柑橘树、石榴、棕榈树、百子莲都是用得极多的素材。瓷砖和漏窗也是常见的,光线通过开放式的窗照进幽暗的室内,打在华丽的墙壁装饰上,格外有一种异域的美感。

image19
image20
 image21
 image22
 image23
 image24
image25
image26

 

image27
 image28
 image29
 image30
 image31
西班牙Alhambra Palace

关于看过的园林,就说到这里,对于园林的营造所知不多,也只能粗粗地分享一些见闻,纰漏之处还望见谅。

 

园林出国的故事

文/羊肉甩饼

听到这次的自然茶聊和园林有关,正好还剩余两个名额,我们就果断报名了,虽然自己对园林了解很少,但是非常感兴趣。

到了会场,主持人罗新宇先带大家回顾了上期丁明虎老师的南极故事的分享,然后是大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小表演,相互认识后王洪波老师就开始了讲述自己在欧洲修中国园林的故事。

先是一些概念方面的铺垫,关于中国园林之前可能还听过一些或者看过一些,有点感性的认识,但是关于欧洲园林就真的是一点都不知道了。在王老师眼中,中式园林以土木为主,亭台楼阁,而欧式园林以石头为主,高柱堡垒。关于欧洲园林的分类还挺多,主要就是英式和法式:一个天然去雕饰,植物自由疯长;一个精雕细琢,拥有勤劳的园艺工。云里雾里忽近忽远地听了一些后终于到了我感兴趣的故事阶段。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老师和他们的团队,被邀请去波兰在一个欧式公园里修中国园林。其实在欧洲,很早就开始有人修筑中国园林。古代中国经济繁荣,在世界颇具影响力,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啥都好,丝绸好,茶叶好,园林更是好得没法说。但是他们并不会修建中国园林,只好凭借想象力,用自己的建筑技术,照猫画虎,在一个大广场上修个四不像的牌楼。这正像今天的中国,许多地方强行仿照欧式建筑,常常建出些四不像。

园林怎么修?王老师也不是建筑土木专业出身,他也问自己:该怎么设计,怎么修建呢?还好,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虽然在大城市里丢失了很多,但是在某些小地方还是得到了传承保留,王老师很快就在北京近郊的琉璃厂找到了专业人士。他们从设计到施工,和现代的建筑师们都有着很大不同,就比如说,已知房屋的面积、高度等指标,求泥土木材用料几何,现代建筑师需要进行详尽的数据计算,而他们则靠着祖辈留传的口诀,很快就能推算出来大梁的木头尺寸等相关数据。

将要在欧洲修建的中国园林(一桥一亭一榭),仅仅依据几个简单的设计草图,就开始了前期物料准备和加工。由于时间所限,这部分内容王老师并没有展开讲太多,有些遗憾。这些加工好的物料,被远洋航船千里迢迢运到了波兰,再转几辆大卡车运到了将要修筑的欧洲园林中。前来一起帮忙卸车的波兰工人,一看到这些材料就傻了眼,虽然前期已经准备了大量的叉车等运输工具,但是像琉璃瓦等材料,全都是一大捆一大捆的,根本没法用机器直接搬。还是中国的工人有经验,直接用几根绳子,一边站一排人,把绳子扛在肩上,像搬运大柱子一样很快卸完了。

此时,距离园林完工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波兰方面的人员非常怀疑,这个园子能不能建起来,这该不会是个豆腐渣工程吧?

然而,中方的建筑人员又一次让他们吃惊了。王老师以亭榭为例,讲述了施工第三天,运来的木头支架就已经搭接起来了,就像拼积木一样,这么短的时间,连地基都不用怎么挖,园林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欧洲人过来踢一踢看看稳不稳,想不到这木头搭的房子竟然和石头一样稳。很快就完工了,开始雕梁画栋,能工巧匠们赋予了这个园林新的生命。

王老师还跟波方的负责人讲述了相关的园林文化,比如移步换景,大大丰富了这个园林的内涵。波方人员赞不绝口,他们约了许多知名媒体前来采访王老师,搞了个突然袭击,不过好在王老师都有所准备,让这个中国园林在欧洲火了一把。

王老师讲完后,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耿华军老师讲述了他和星球研究所的故事。在闭门静思了一段时间后,或者说是认真调研后,他决定了要做这样一个公众号。我们这个星球就像人一样,从小到大,有着自己许许多多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更好地讲给观众们听,这么简单,却很少能见到精品文章。而星球研究所正是以高图片高文字筛选为基础,向人们讲述了许多我们知道却又不了解的事情,所以才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圈粉,一夜之间火了起来。现在耿老师的想法是要继续商业化,不然之后的路很难走,这也是目前众多微信公众号的一个选择,期待星球研究所今后能有更多的精品文章,让人们的双眼更加明亮。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