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芮东莉——自然笔记实践者

如果不是拿起笔,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水螅到底有几条触手——《自然笔记》

空错按:上周,一本名叫《自然笔记》的图书面世。很多人听到这个书名,可能马上会想到一本博物学经典《笔记大自然》。没错,这是《笔记大自然》的中国实践版,国内第一本倡导人们到身边观察动植物并将它们画下来的书。作者叫芮东莉。因为有共同的博物爱好,我对东莉早有耳闻但未曾交流。直到我读了她寄来这本《自然笔记》后,我按捺不住了,觉得有义务马上做一件事——让更多人了解东莉背后的故事。这个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受过生物学和美术训练的普通人,因为对自然有真情,坚持几年的自然绘画笔记后,就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以下便是我和沙夜、年高对东莉的文字对话稿——对话具有启发人的力量,没想到东莉很快就给了回复。感谢东莉,希望她的故事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部分:问题是不是有点多呀

1问:你的专业是什么,请问你当初是怎么会想起来做自然笔记的?
2问:小时候的生活对你的自然观以及绘画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受父母影响大吗?
3问:现在城里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了,作为家长,有什么好的办法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呢?或者说,除了出书、进校园,还有怎样的渠道可以把自然笔记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传给下一4代?
4问:能否说说你理想中的环保组织?
5问:观察是否带有目的性,是否有规划?这么多种类,你最喜欢画哪一类呢?
6问:从事自然笔记多长时间了,是每周都出去吗?每次都画多长时间呢?
7问:你画的那些自然笔记,大概都有哪些步骤,一般都要花多长时间去画呢?
8问:绘画是当场着色还是回来再着色?如果回来再着色,那凭记性记得住吗?
9问:上海大概有多少人在推广自然笔记?他们都是谁?国内的知名自然笔记人,能否介绍一下?你平时怎么和他们保持联系呢?
10问:这几年的自然笔记给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呢?也就是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1问:你画了那么多,请问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印象最深的一幅画呢?
12问:除了绘画,你的博物学知识也很丰富,认识各种动物和植物,请问鸟兽鱼虫之名是怎么积累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积累的呢?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大家吗?
13问:你的《自然笔记》和《笔记大自然》有什么主要区别呢?
14问:要论真实性,拍照的效果不是更好吗?如果只是如实地绘画,那是不是还不如拍照呢?
15问:是什么动力支持你画了那么多画?有没有遇到瓶颈或者懈怠的时候呢?怎么克服这些懈怠行为的呢?
16问:将来准备继续画下去吗?有什么长期的规划吗?
17问:能给热爱自然手绘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路、方法和建议吗?
18问:你的婆婆已经开始做自然笔记了,但为什么你的爱人没有开始做自然笔记呢?是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的吗?
19问:做自然笔记是不是极大促进了婆媳关系,当时老人怎么也开始做笔记的?
20问:笔记很多时候特别细,包括一只虫子怎么运动啊之类的,为什么要做这么细?观察的视角是以小孩子的视角来么?当时怎么就想到这个风格这个观察视角呢?
21问:年高想办自然奇技,也是跟大家一起做自然笔记的,可是很多困难,包括大家愿不愿意,技巧等等,你在实践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22问:你是语言学博士,这对你做自然笔记有什么帮助吗?

东莉的赠书签名
第二部分:不是有点多,是太多了,累死我了

1问:你的专业是什么,请问你当初是怎么会想起来做自然笔记的?

答:专业是汉语史。在做环保志愿者的过程中邂逅了《笔记大自然》,爱上了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就开始了。(附网上介绍:芮东莉是一位古汉语博士,和美术、动植物完全不搭边。近两年来,她以家附近的闸北公园为据点,记了近百张自然笔记,甚至教会了只读过一年半小学、年近七旬的婆婆做自然笔记。研究古汉语的芮博士,如今对植物、动物略知一二完全源于她两年来的业余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我不是美术专业毕业,也没有专门研究过动植物,只是对这方面感兴趣。”芮东莉说,2009年4月,“爱鸟周”启动仪式在闸北公园举行,当时正在逛公园的她看到相关部门和NGO在宣传一些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活动,觉得非常有兴趣,当即就加入了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成为一名志愿者。随后,她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慢慢认识了很多植物、昆虫。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自然笔记”这种记录自然的方式。2009年12月5日,她的第一份自然笔记诞生。)

 

2问:小时候的生活对你的自然观以及绘画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受父母影响大吗?

答:小时候家乡的自然环境很好,但后来惨遭破坏,这段经历对我个人的触动很大,总是做梦回到故园,醒来后便揪心地痛。来上海工作后,看到有环保组织在招募志愿者,便毅然加入了。描小人书是我孩童时代很多小孩子玩的游戏,也许正是这种童年的游戏让我后来不太害怕画画。爹娘性本爱自然,遗传给我了吧。

 

3问:现在城里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了,作为家长,有什么好的办法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呢?除了出书,进校园,还有怎样的渠道可以把自然笔记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传给下一代?

答:首先,家长得有意识为孩子做出榜样,如果自己都整天抱着电脑、手机上网,足不出户,那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够走进大自然中去了。
其次,说到自然教育的方法,自然笔记只是其中之一。带孩子远足,参加“生物限时寻”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探索活动,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很好的了解自然的机会。
第三,自然笔记的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①进校园(包括开讲座、做活动、编教材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渠道。②进社区,通过开展自然笔记活动,让更大范围的人群了解这一理念。③利用各种媒体(出书、发表文章、接受采访等)进行传播,可以让它传播得更快、影响力更大。

用我爱人(永林)的话来说,对下一代进行的自然教育就是一个社会“换血”工程,这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持之以恒一起来做。我所做的只是自然教育里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相信,如果每个人都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那一分工作,两三代人之后,应该能够看到一些我们所期望的改变。当然,这项“换血”工程是不自足的,它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包括成年人的自我更新。

 

4问:能否说说你理想中的环保组织?

答: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我并不十分了解。NGO都是靠做项目来维持运作的,项目又往往是承接政府或更大组织的,没有理想中的环保组织,只是各家在项目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那些适合自身发展、最具价值和可行性的项目。

 

5问:观察是否带有目的性,是否有规划?这么多种类,你最喜欢画哪一类呢?

答:如果是自己做自然笔记,一般并不会给自己规定什么特定的观察任务,觉得什么打动了自己,就记什么。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户外活动,比如夏夜去找萤火虫,可能记录的有关萤火虫的内容就会比较多。我好像没有特别喜欢画哪一种,什么都有可能打动我,只是不谙绘画的我,能否把它表现出来罢了。如果是为小朋友带队,一般会提前布置一个明确的观察任务。活动中,在小朋友完成了观察记录任务之后,就可以让他们随意观察和记录了。布置任务的好处在于,小朋友不会到了户外不知道该干什么,等他们完成了任务之后,他们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这时,就可以让他们随意观察了。

 

6问:从事自然笔记多长时间了,是每周都出去吗?每次都画多长时间呢?

答:有近四年了。如果你看过我较多的笔记,你会知道,我不是只有出去了才做笔记,在家里,在上班路上,一切我看到的自然之物都可能成为我记录的对象。每周末我和永林会去最近的闸北公园跑跑步,但并不是每次都有时间和心情做观察和记录。每篇用的时间也并不相同,有时夏夜飞来一只小虫,我只用几分钟的时间把这只虫记录下来就行,可能每天记一点儿,一张纸也很容易就记满了,这种情况下,并不会花去太多的时间。有时出去和朋友游玩,一路上没时间记录,就只能回来对着照片整理,集中进行的工作会花去较多的时间,有时两个小时间,有时还会更多。

 

7问:你画的那些自然笔记,大概都有哪些步骤,一般都要花多长时间去画呢?

答:基本的步骤是:先布局,再用水笔勾画,然后上色,最后用水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水笔勾画一般用的时间最长,因为这一步最重要,它是帮助我静下心来进行细致观察的过程,也是让我进行思考的过程。比如,一只白头鹎的鸟巢,如果不是要进行勾画,我不会去注意它里外筑巢材料的差异,而注意到了差异,我会尽可能形象地用线条把它表现出来,而在表现的过程中,我又会想,这只鸟怎么就这么聪明呢?白头鹎的巢,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使用到了塑料袋(绳),我就猜,这可能是一种习得的本领。所以,勾画的过程是记录中花时间最长的。

 

8问:绘画是当场着色还是回来再着色?如果回来再着色,那凭记性记得住吗?

答:两者皆可。除非当天的观察对象是色彩,或者是想用颜色传达一个特别的信息,否则,我并不会要求笔记里的颜色和实物一模一样,而且,就我的水平也达不到呀。回来着色也可以对着照片整理,这样一般不会偏差太大。

 

9问:上海大概有多少人在推广自然笔记?他们都是谁?国内的知名自然笔记人,能否介绍一下?你平时怎么和他们保持联系呢?

答:推广的人并不多,除了我,还有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的壮壮(余海琼),她是该NGO的工作人员,开展自然笔记公益活动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对象主要是社会人员。另外,上海市植物园也有自然笔记的公益活动,主要责任人是修美玲和沈菁,对象主要为附近小学的学生,有时也有社会人员。上海市宝山实验小学的周斌老师,她的主要对象是该校学生。现在,应该有多所学校的科技老师正在成长起来,他们以后可以成为本校的推广者。

还有人多多(任众),她是一位热爱自然的妈妈,经常带着女儿去发现大自然里的”秘密“,自己也做了许多的自然笔记,通过网络、杂志等媒体,把自然笔记的理念传播给了许多人。她的自然笔记方面的专著大概明年也将出版。

推广的单位有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等。因为我是“单干户”,比较自由,同时因为也是上海这边的始作俑者,所以基本上哪需要我就去哪,最后和大家就都熟了。现在也是这样,只要我有时间,他们招呼一声我就到,我从来都是个好志愿者。反之亦然,我需要帮忙时,很多朋友也会来帮忙。

 

10问:这几年的自然笔记给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呢?也就是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快乐(细致的观察总是带来乐趣)、充实(对自己的自然教育工作感到有意义)、亲情、友情,并学会了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11问:你画了那么多,请问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印象最深的一幅画呢?

答:印象最深的是《自然笔记》书里的第一篇,“大柳树上的神秘集会”,恰好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恰好让我见证了一棵树上的生物多样性。

 

12问:除了绘画,你的博物学知识也很丰富,认识各种动物和植物,请问鸟兽鱼虫之名是怎么积累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积累的呢?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大家吗?

答:基本上都是在做自然笔记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认识的,自己翻图鉴、查资料,我不是特别喜欢问人,太容易得到的答案多半容易忘记,而且有时不经意地在某个地方知道了它们的名字,那种快乐是难以形容的。当然其中也离不开外出时朋友们的“灌输”,还有自然导赏员培训班老师们的传授。

 

13问:你的《自然笔记》和《笔记大自然》有什么主要区别呢?

答:《自然笔记》所具有的本土性,这是它与《笔记大自然》最大的区别。(这一回答节选自将要刊登的一篇书评)

其一,《自然笔记》的本土性体现在它的故事性与适合儿童阅读的可读性上。虽然,《笔记大自然》一般被公认是自然笔记的入门图书,但由于这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它更适合作为成人的学习和教学用书。而《自然笔记》一书,分篇章,用一个个探索大自然的故事来带动笔记作品的呈现,更适合儿童阅读。

其次,《自然笔记》的本土性体现在它的记录有着浓郁的发展中国家特色。可能,《笔记大自然》让人获得的更多的是审美体验,这毫不奇怪,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状况与环境保护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克莱尔的眼中,能看到雄鹰飞过、黑熊出没,这可能是当地再正常不过的自然景观,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也许野味横行、湿地消失才是最普通的生态现状,《自然笔记》里有最真实的中国当下自然环境的状态。

最后,《自然笔记》的本土性在于,它让自然笔记超越了艺术的框范。如果《笔记大自然》还想告诉我们的是,“自然笔记”是用两种指尖艺术——书写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那么,“艺术”就将成为横亘在自然与人们之间一道并不容易逾越的屏障。而《自然笔记》想说的是,超越了艺术框范的记录,可以带领所有的人真正回归自然,真正去认识她的宝贵。

 

14问:要论真实性,拍照的效果不是更好吗?如果只是如实地绘画,那是不是还不如拍照呢?

答:首先要弄清楚自然笔记是为谁做的。如果是为了让别人欣赏来做的,拍照和画画都毫无问题,微距摄影、写生,都能传达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至少我的自然笔记是难以和它们相媲美的。如果是为自己来做的,是想通过记录的过程来探索有关某种生物的小秘密,那么,这才叫自然笔记。自然笔记,不在于最后画出的那张画怎么样,而在于静下心来观察和画画的那个过程,这是一种充满探究乐趣的过程,往往不是拍一张照片所能体会到的。比如上面我举到的观察鸟巢。拍一张照片,和观察照片上的东西并把它画下来,是两种不同的体验。所以,自然笔记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而不是一张什么样的画。(空错翻阅《自然笔记》后最深的感悟和东莉的回答相近:最精确的观察,应该是——把它画下来。绘画的意义不在于结果——画得有多好看,而在于过程——你真正观察研究过它了。当我们细心观察过万物生灵之后,会自然萌生出对物种进化后的惊叹,从而于内心深处根植下对身边自然、对自己生活的热爱。)

 

15问:是什么动力支持你画了那么多画?有没有遇到瓶颈或者懈怠的时候呢?怎么克服这些懈怠行为的呢?

答:自然笔记不是画艺术画,所以用不着那么拘谨,也没那么多束缚,它带给我的是快乐,所以不存在懈怠什么的。

 

16问:将来准备继续画下去吗?有什么长期的规划吗?

答:因为爱探索自然中的奥秘,而这种方式又适合我,所以我会一直用这种方式来继续我的自然探索之旅。跟着兴趣走就好,并没什么规划。要说规划,就是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

 

17问:能给热爱自然手绘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路、方法和建议吗?

答:自然手绘与自然笔记应该是两个概念。艺术领域的东西我不懂,也不敢乱讲。但自然笔记绝不排斥任何艺术风格的自然手绘作品,每个做自然笔记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自然笔记的风格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这也是它最吸引人的一个地方。艺术家,就像克莱尔·莱斯利,他们的自然笔记带给了我们另一番美的感受。

 

18问:你的婆婆已经开始做自然笔记了,但为什么你的爱人没有开始做自然笔记呢?是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的吗?

答:年龄段大概能解释这一现象。在我带的小朋友中,男生的自然笔记毫不比女生差,反之,因为他们具有更多的对大自然的探知欲,有时他们会完成比女生更多更好的自然笔记作品。到了成人阶段,众所周知,男性的生存压力可能比女性更大,时间也更少,在业余爱好上,他们相对会从事一些能让人更快兴奋起来的事情。

 

19问:做自然笔记是不是极大促进了婆媳关系,当时老人怎么也开始做笔记的?

答:见我帮永林写的《母亲的神话》(见第三部分)。

 

20问:笔记很多时候特别细,包括一只虫子怎么运动啊之类的,为什么要做这么细?观察的视角是以小孩子的视角来么?当时怎么就想到这个风格这个观察视角呢?

答:笔记是为自己来做的,当我们开始重新拥有对大自然的探知欲时,也许我们就又开始变得纯真起来。所以会让你误解,以为我是刻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

 

21问:年高想办自然奇技,也是跟大家一起做自然笔记的,可是很多困难,包括大家愿不愿意,技巧等等,你在实践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答:不要从成人入手,尝试在社区或学校里开展小朋友的自然笔记活动,从儿童开始,一切就变得简单了。成人是最难以被改变的,这一点要切记。小朋友挑选小学三年级到初二这个年龄段的,太小,他们难以完成任务;太大,他们太忙了。

 

22问:你是语言学博士,这对你做自然笔记有什么帮助吗?

答:哈,可以说在专业上没什么帮助。不过,在学校里多熏陶几年总是好的,也许某些神经得到了应有的锻炼。

第三部分:母亲的“神话”

作者:上海大学中文系 吕永林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的母亲只读过一年半的小学,在她63岁以前,她不认识太多的字,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几乎不会写更多的字。然而,仿佛是奇迹一般,今年66岁的她,已经在网易上开起了博客,近两年的时间里,她发表的几十篇博文吸引了不少“粉丝”,而最神奇的是,她的作品现在不仅登上了《新闻晨报》的头版,还被收进了书里。最近,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学校也发来邀请,请母亲去做老年学校的老师。这一切听起来不啻于神话,然而“神话”就这样在母亲的身上发生了。

故事得从我爱人的“自然笔记”说起。2009年底,我爱人受到一本美国自然绘本的影响,开始了自然笔记的创作。自然笔记,说起来挺神奇,它不需要记录人拥有什么绘画功底,对写下来的文字也要求不高,于是像我爱人这种没学过画画,也非生物学专业的人,仅凭对自然的热爱,就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自然笔记作品。2011年,母亲从内蒙古来上海小住,因为我和爱人白天都要上班,担心母亲一人在家憋闷得慌,于是我们打算开始教她做“自然笔记”。

打小,我就深知母亲对于花草的热爱,即使在农村度过的那些贫穷艰难的日子里,母亲也从不忘在院子里、窗台上养上几株花开艳丽的植物,那些灿烂如朝霞的花草曾经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

2011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带母亲在大宁灵石公园里看花、寻虫,游玩尽兴回到家里,爱人找出本子和笔,像哄小孩子一样,“诱导”母亲把公园里发现的有趣自然现象画在纸上。一开始,母亲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嗨,我哪儿会画画呀!连个字也不会写。”其实,看到母亲面有难色,我当时就心软了,想想也是,这太为难她老人家了。然而爱人却决不肯罢休,打开公园里拍的照片,“逼”着母亲画下二月蓝的花朵。母亲是个心肠极软的人,从来见不得孩子们受委曲、不开心,于是僵持了近半个小时之后,母亲主动妥协了。她拿起铅笔,眯着眼睛,颤颤抖抖照着照片把二月蓝的花朵了画下来。其实,说母亲没有一丁点绘画功底那也不对,因为打小,母亲就为我们兄妹四人一针一线缝制了无数精美的绣花鞋垫,所以,尽管母亲的笔触是稚拙的、颤抖的,但结束的时候,画纸上已经赫然挺立着一朵盛开的紫蓝色花朵。我无限满意地欣赏着完成的画面,然而没想到,爱人却又不消停了:“妈,上面还没有写字呢,自然笔记要把观察地点、时间和天气情况写在上面的。还有植物的名字。”在我看来,爱人并不是个称职的“老师”,她对母亲说:“写错别字和汉语拼音都行。”呵,有意思,母亲一年半小学里学过的汉语拼音居然还可以用来记录大自然!

然而,母亲是绝不肯在自然笔记里写汉语拼音的,因为她觉得这样很不正规,在母亲的记忆里,汉语拼音是用来帮助识字的工具,而不能代替汉字本身。就这一点儿而言,我觉得母亲对汉语拼音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汉字的尊重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做语言文字工作的专业人士。

如果说母亲一开始做自然笔记还只是为了让我们高兴,那么后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亲是真正地爱上了这种记录自然的方式。当然,母亲爱上它的理由还有很多,她说:“一辈子没写过多少字,现在老了老了,又重新开始学文化啦!”我清楚地记得,在母亲早期的自然笔记里,她会把“已经”写成“以今”,把“到”写成“倒”,而记录天气时使用的摄氏度符号“℃”,她总会把左边头上的那个小圈写到右边。母亲为了在自然笔记里把每个字都写正确,她总是在稿纸上打好草稿,让我们帮她检查一遍,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在自然笔记里。母亲还让我们帮她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因为家里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她来说,内容太多,查检起来并不方便。后来,这本教给母亲许许多多生字的《新华字典》还跟着她回了老家,继续缔造着她的“神话”。

因为怕母亲回了老家便少了和我们的交流,在她回家以前,我们硬是逼着她学会了上网。一开始,和所有老年人一样,母亲对于电脑也心生畏惧。因为不理解电脑里跳出的各种“对话框”,她总是担心自己的误操作会弄坏电脑,一看到有不熟悉的“方块块”跳出来,她就不再敢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爱人是个急脾气,但在教母亲用电脑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不过有一次,我还是听到这么一句:“今天这个步骤不学会,就不许吃饭!”我当时很有些生气,有这么对待老人的吗?!后来,爱人因为工作太忙,教电脑就成了我的事儿。我的脾气说起来还算不坏,但是在教母亲的过程中也常忍不住着急、上火。有一天晚上,我教母亲教到很晚,快到睡觉时间了,母亲的一个操作步骤却还没有学会,我急了,绷着脸说:“今天学不会就不许睡觉!”爱人在隔壁听见,哈哈大笑:“还说我呢,你不和我一样!”

因为有了汉语拼音这个神奇“拐杖”,母亲在学会上网的基本操作之后,学起打字来就异常地“神速”。现在,每隔几个礼拜,我们就会在母亲的博客上看到她新更新的博文,除了贴上去的自然笔记的图片外,还有她打字“码”出来的多则几百、少则几十字的小散文,而这些图文的记录,为她赢来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好评。而她的自然笔记,也已经登上了报纸,被收入了今年5月出版的《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现在,母亲正在通过《新华字典》学习普通话的发音,今年秋天,她就将来上海开启她人生的一段新的旅程——为老年学校的朋友教授自然笔记。

是什么铸就了母亲的神话?我想,是自然笔记,是汉语拼音,更是母亲性格里与生俱来的坚忍、好强和勇敢。

 

【拓展阅读】
自然笔记华东分会第一次读书会将邀请东莉来主讲,敬请关注。
东莉的博客
东莉婆婆的博客
人多多的博客
年高的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手绘专区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