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如何开展植物教学活动

文图/吴培培(北京市京源学校)

目前生物学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对于植物形态的识别以及一般功能的介绍,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种子的形成以及生殖发育等,因为学习过程往往基于理论而非观察或实验,学生脑海中的植物形象并不具体,同时也忽略了各植物体本身独特的生理特征,导致学生在课堂被动接收信息,学习兴趣不高,更体会不到这些植物对于全人类的意义。

手机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众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如“花伴侣”、“识花君”、“形色”等植物识别app,如果教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结合网络及各种app,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有规划、有层次地对身边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并就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度追问,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做了以下几个尝试:

1.对校园及其周边实际生长的植物进行识别、分类和梳理,制作带有二维码信息的植物识别卡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查阅到不同植物的相关知识。

2.收集植物背后的动人故事、诗词作品和传统文化,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制作《本草多闻》手帐。

3.把采集来的植物用吸水纸压平,然后把用吸水纸压平的植物放在标本夹里进行压制,并用粗绳把标本夹绑紧。标本晾干以后,再进行标本装订,用白乳胶和针线对植物进行固定,再贴上标签,最后装框展示。

4.开展“校园植物小卫士”社团和“校园植物病虫害调研”选修课,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校园植物病虫害调查防治方面的观察描述、文献查找、信息搜集、问题处理等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现象的关注。

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提问、探究等能力,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对校园自然生态的责任感。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clip_image008
结合植物在校园里的生长位置制作《本草多闻》手帐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clip_image014
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进一步认识植物

 

clip_image016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clip_image022
初一年级赵凌萱同学手绘作品
clip_image024clip_image026
clip_image028clip_image030
clip_image032clip_image034
clip_image036clip_image038
原京源学校学生咸坤柠、朱安琪、马璟仪、倪家珍等同学作品
clip_image040
clip_image042
clip_image044 clip_image046
clip_image048clip_image050clip_image052
学生的最终成果
clip_image056clip_image058
吴培培老师还参与录制了北京数字学校网站的《自制芦荟胶》实验微课实践课程

clip_image066clip_image068

同组的安佳老师也参与其中,以“校园里一棵树的四季”为题材带领学生压制标本
clip_image070clip_image072clip_image074clip_image076
学生制作春日的日本晚、西府海棠、白丁香和鸡爪槭标本
clip_image077
clip_image078
伍凯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关于校园牡丹的知识
clip_image081clip_image083
clip_image085clip_image087
同组的赵爽老师一直坚持开展“校园植物小卫士”社团和“校园植物病虫害调研”选修课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