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茶聊第15集:人类学

陈晓夏:人类学,让人类走得更远;行走,将让人类学走得更远;纪录影像,则将让我们成为历史的历史。

人类学是什么?自然笔记公告说陈晓夏老师要讲视觉人类学,视觉人类学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参加了自然笔记第15期茶聊,作为准书记员,记笔记是本分,回家翻看笔记却有点儿发毛,笔记通篇讲的是纪录片的选题、拍摄、融资、发行,和陈晓夏老师几次激动人心的科学考察,并不如我想象般介绍什么是视觉人类学……但又隐隐觉得陈老师所分享的一切又是绕着视觉人类学展开的。带着疑问花了一天时间查找资料,终于捋清楚,什么是视觉人类学。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视觉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文化人类学的次分支,是通过影视、图像、岩画、雕塑、壁画、绘画等多种视觉再现方式体现人类文明和研究人类学的学科。陈晓夏老师的纪录片正是视觉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探索中的陈老师也正是视觉人类学的参考,陈老师用他自己的作品和行动践行、推广视觉人类学。

说说陈晓夏老师吧,是自然茶聊的老朋友了,2013年1月13日他就曾做了一次纪录片主题的茶聊。陈老师是资深媒体人和探险记录者,作品包括:获第十届“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人文类评委特别奖的大型高清纪录片《敦煌》、与BBC合拍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的《美丽中国》,高清系列节目《瑜伽境界》,畅销书《世界尽头的奇迹》。他的探险之旅也令人咋舌:2004年,随南极科考队成为人类首次登临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一员;2005年,策划并带队报道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是不是特想听听陈老师的探险故事?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还是要感谢博物咖啡馆的主人、《美丽中国》中方调查员、熟知鸟类习性的博物达人杨晔同学,在雍和宫旁边安静的胡同里,檀香四溢的博物咖啡馆,为我们提供培训教室,使得这期茶聊得以举办。

陈晓夏老师开篇题目用了“行者无疆”这个词,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余秋雨老师的同名书,大有万里江山行遍,壮志凌云的感觉,立时,苍踉踉一枚知性大汉的形象浮现在眼前。
陈老师用的是在厦门大学视觉人类学系列讲座的材料,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纪录片的人类学基础,大型电视活动的人类学观察,五大洲旅行的人文思考。

(一)纪录片的人类学基础

陈老师拍摄纪录片的缘起,是曾经去印度旅行时看到大宝森节上的穿刺活动:一名印度教信徒自愿被数十个钩子钩住皮肤悬挂起来,全程几乎无疼痛感,其间信徒皮肤有少量血迹渗出,用香灰处理了事。据说这种穿刺信仰表达在欧美仅小范围可见,在印度教则大面积盛行,由此来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对宗教的信仰。穿刺活动引发了陈老师对不同人类信仰、文明的兴趣,开始注意用影像进行人类学的观察和记录。同时,陈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旅行小建议:旅行最好选择目的地的假日、节日出行,此时将是当地文化样本的集中释放,能看到不同人群的表达。

1
陈老师在讲大宝森节(供图/起床吃饭)

说到纪录片,陈老师首先介绍了纪录片的关键要素,在纪录片传播方面做得最好的三家公司是BBC、国家地理、Discovery,其中Discovery总结了纪录片的关键要素三角模型:1、具有知识性 2、让观众身临其境,有参与性 3、节目充满激情。可能好多同学认为纪录片要客观,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其实,带有纪录者主观色彩,加入主观取舍的片子,才能放大、强化激情,赢得受众的喜爱。

纪录片的选题原则是可以普世传播,其方向有以下几点:

■国际观众所熟悉的元素

选题从熟识的元素开始。例如外国人了解中国是从长城、功夫、熊猫开始,如果冷不丁上来就和投资人说:我想拍摄四川一个濒临消亡的民族,投资人作何感想? 换位思考下,如果跟你说英国一个濒临消亡的名族,你会关注吗? :) 讲述一个题材,最好先从外界熟知的元素开始,作为一个小钩子,钩出你想要的表达,赢得观众的兴趣。

■让世界震惊的发现和事件

例如马王堆的发现、三星堆的发现等。

■为世人接受的价值观

符合人类的普遍情感,如对美好、智慧的追求。世博会中美国馆的三段视频,通过普通百姓的微笑和表达,给人们留下深刻映像。同样,我们的《舌尖上的中国》,一改以往纪录片俯视的视角,从平视或是仰视的角度展现,深受观众喜欢,人们争相观看,口口相传,“舌尖上的XXX”也一度成为热门词汇。

■神秘离奇的事件

超自然的现象,如藏传佛教高僧念经时悬空,田野调查中遇到的肉身不烂。Discovery很擅长做这边面的纪录片,只在于展示,用开放性的结果,无科学的解释,满足人类的好奇心。

■至少具有5年的保值期

纪录片随时间沉淀而增值。 这里陈老师提到要做到纪录片的增值就需要保证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建议用最先进的设备做高清影像的采集,及外置的麦克风或录音笔来保证声音采集的质量。

■信息量大且能轻松展示

不建议一个故事从头到尾讲到完,建议多增加些素材、信息以吸引观众,且希望是观众易于理解的方式。

纪录片的融资方式:

  1. 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冠名、植入广告等方式引来投资,例如《爸爸去哪儿》中的英菲尼迪。
  2. 与基金会合作。国外较为常见的一种合作方式,国内由于民众的认识和其他因素,还不算普遍。
  3. 预售播映。预售播映,及播映换取广告时段等方式获取资金。

在此,陈晓夏老师推荐了一些纪录电影,如反映社会问题的美国纪录片《华氏911》、《天然气之地》,自然、生物题材的法国纪录片《海洋》、《鸟的迁徙》,由于观众比较小众,很难赢得较高的票房,一般都不会在电影院热门档期放映,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电影资料馆兴许能够看到:) 《海洋》我是在家看的,多个朋友推荐,从朋友处要来了拷贝,一众小伙伴围在电视前安安静静的看了一个晚上,看着如临其境的深蓝的海水和各种海洋生物,确实震撼。

陈老师还讲述了大型高清纪录片《敦煌》的投资因素,《敦煌》反映了数千年前人类的生存状态,在十集篇幅里,描述了十个人物的命运故事,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和生活进行生动的展示,带领观众乘坐时空隧道,回到属于古丝绸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现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

2
纪录片敦煌,图片来源网络

投拍《敦煌》主要有如下6个因素:

■国内外的敦煌热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以“石窟”、“壁画”闻名天下。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 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的历史、艺术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百余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中外学者和普通民众。在刚过去的国庆节(2013.10.03),敦煌日接待游客就超过2万。

■未公开的70个洞窟

出于对壁画的保护,防止二氧化碳和光线对壁画的损害,如今敦煌仅开放10几个洞窟供游人参观。通过协调,此次纪录片得以对未向公众开放的70个洞窟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一个洞窟每次只允许两人进入,且需佩戴口罩,防止哈气直接侵蚀壁画,拍摄灯光也采用了影响较小的冷光。这是一次抢救性的拍摄,陈老师就亲见了四、五年内,壁画从绚丽到只剩轮廓的色彩流失。

■国内顶尖的纪录片制作团队

除了成熟的拍摄团队,《敦煌》主创中还包括作为总顾问的季羡林先生和《故宫》的后期制作水晶石团队。

■真实电影”再现手法

纪录片的拍摄,除了要具有文献性,还要注重传播性。在《敦煌》中,就利用“真实电影”的手法,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与敦煌相关的人物故事,增强了其传播性。如“寡妇阿龙打官司”的部分,就是透过古人在经卷背面不经意记录下的文字,还原了唐末宋初敦煌人的生活和命运。有趣的是,在当时,妇女地位并不低,有女人会这种组织,通过收取参与者月供的形式运作,替女人们办很多事情,当中就有类似替丧夫丧子的阿龙从小叔子手中夺回土地的故事。

■高清SR摄影机

采用高清SR摄影机,方便影像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各种裁剪和编辑。如BBC公司的motion gallery,就将纪录片截成图像,以不同的主题集结、呈现出来,方便感兴趣的观众浏览学习。

■精良的三维动画和音乐制作

《敦煌》主题曲采用佛教信徒许巍的《悠远的天空》,制作组曾想选用许巍的《蓝莲花》,后经许巍推荐采用了《悠远的天空》,事实证明,这首曲子意境深邃悠远,更能充分真实的表达佛学的虔诚与空灵。

纪录片的投资成本收回:

  1. 广告资源置换的方式:纪录片换广告,获得广告收入
  2. 海外发行:拓展多种渠道,不局限于国内市场,例如曾有一个有关磕长头的纪录片,在国内收获很少,通过BBC的包装、全球发行,获得很好的回报。
  3. 发行衍生品:电视、视频、书籍等各种体系、不同分类衍生品的开发,在投资拍片初期就确立好出品方向,同时联系好相关专业人员,例如在拍摄纪录片时想同期出书,可以考虑与出版社合作,在拍摄过程中带上编辑,便于获取相应的素材,利于后期产品开发。

(二)大型电视活动的人类学观察

这一节,陈老师介绍了南极考察和可可西里探秘,及在此期间的人类学观察。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居住的大陆,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大陆总面积139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南极平均海拔2350米,气候酷寒、烈风和干燥,全年平均气温零下25度。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

南极有4个点,分别为极点、磁点、冰点和高点,前3个点都已经有外国考察队登临过,2004年,在我国南极科考20周年之际,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历时5个多月,从中国上海出发,在香港补给,穿越西风强劲的西风带,在2005年1月,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南极冰盖制高点。

冰盖制高点有气温低(夏季零下40度,冬季零下8、90度)、缺氧(卫星遥感海拔4000多米,含氧量仅为平地的一半)、干燥(降水等同于撒哈拉沙漠)、距科考站遥远(1200公里,直升机救援续航距离400到600公里)等多重困难。

在南极考察中,冰盖平均厚度3000到4000米,在冰盖缓慢的由高点向海岸线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时产生冰裂隙,冰裂隙深达数千米,两侧均是参差不齐、犬牙交错的冰茬,一旦掉进去极难救援,基本上只有等着被冻死一种可能。为防止行进中掉入冰裂隙,雪地车采用后车压前车的方式,一辆叠一辆的前进,但前雪地车过去时,冰裂隙被压大,后车还是有可能掉下去,因此冰裂隙是科考队员具大的生存威胁。

每天面对如此的死亡威胁和极端的气候环境,科考队员普遍心理压力很大,科考队员自杀、他杀、出走事件时有发生,前苏联还曾有队员喝清洁剂的异常行为。为了尽量避免惨剧的发生,此次科考队的每位成员在出发前都进行了人类问卷和心理调查,确保心理健康,成员也由12人临时增加一名医生到13人,其实这名医生在恶劣气候环境下并不能施展救援,只能在队员有疾病前兆时及时给出意见。在这次科考中,也确实遭遇到一名队员产生高反诱发的心脏病前兆,需要送回救治的险情。我国科考队现有直升机救援续航距离不够,在美国科考站的固定翼飞机,虽能直航1000公里,但油料仅够单程。所幸飞机使用的燃料与雪地车一样,都是耐寒的航空煤油,通过注入雪地车的燃料,飞机最终成功把队员送回科考站救治。

陈晓夏老师作为此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和央视随队记者成功参与登顶,开创了行走体验类科考探险节目的电视新形态。在行走中纪录全队13个队员的真实生存状态,同时也亲历了极端环境下人的心理变化,如在一成不变的冰天雪地中队员们每天血压的变化成了寂寞生活中莫大乐趣;医生为大家加热饭菜、以及中途的罢工,科学家与机械师的争吵等人内心压力的放大。

在陈老师的纪录里,队员每天都会被量血压和体温,在南极正常人的心率会加快,血压也会由平时的80-120升到100-150,高血压要求凡事都要慢,但上厕所却慢不得。裸露皮肤及其痛苦,常常会导致冻伤,上厕所只能在户外解决,慢慢的挖雪坑,快速方便,脑补下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讲到人类,自然就会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南极的特殊环境使得当地生物对外来的细菌等没有抵抗力,一旦发生入侵很容易造成生态的破坏。南极靠近南美的地区,由于是人类频繁进出的通路,人类的鞋子已经带去了外来的物种。出于对南极生态的保护,科考队员连石头、地衣都是不许碰的,禁狗令明确规定狗不再被允许被带入南极,科考队员对南极生物的观察也只能是5米之外,不可以主动接近。尽管如此,好奇的企鹅和海豹还是会时不时地靠近科考队员。人类对南极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贼鸥的生存状态上。贼鸥的领地感很强,会对进入其领地的人动用爪子和喙进行攻击,但它又是个贪吃鬼,经常会偷食科考营地的垃圾和人的干粮,食物链的调整很可能已经影响了贼鸥的生态情况。

3
在南极,不能主动靠近动物,但你可以等动物来靠近,图片来源网络

离开南极的陈晓夏老师记忆力下降严重,猜测是南极强磁场及缺氧的环境,对脑细胞造成了损伤。(有对陈老师的系列报道,请点击)

4
可可西里,图片来源网络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又称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带。整个可可西里均在海拔5300m左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缺淡水,温差4、50度,环境险恶,人类无法在那里长期生存,只能依稀见到已适应了高寒气候的野生动植物,且总数量有限。人们给这里起了许多可怕的绰号,如“神秘的死亡地带”、“人类的禁区”、“生命的禁区”等等。(陈晓夏作品,可可西里)

2005年9月到11月间,一支由科学家、医生、技术保障人员、新闻媒体和志愿者等组建的60多人的团队,历经40多天,从拉萨开始,从青海结束,成功穿越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系列报道在这里)

陈晓夏老师的科考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曾经发现人的踪迹,有一天,行进中,前方车发来报告:发现三个不明物体,两立一横。按照可可西里的经验,立的就是熊啦,横的就是野牦牛啦。再走近些,发现立着的是人,横着的是家牦牛。幸好队里有懂藏语的队员,原来这是两户从青海一路游牧过来的牧民,他们渴了喝地表水,饿了吃自己放的牛羊,一路往里进入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核心地带。出于对可可西里的保护,离开时,科考队联系当地政府,报告了无人区发现人类居住的事件。

5
可可西里(供图/陈晓夏)

经过40多天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新闻的科考探险,陈晓夏老师已经习惯了随地大小便、看见车辙印就激动、可以按喇叭、不会花钱的生活,从可可西里回来闹了不少笑话。理解力也产生了空白,看电视节目时需多思考一下才能理解。同队一名中途由于肺水肿发生喷射性呕吐被送往青海救治的队友说,看报纸时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含义啦。

课间休息后,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BBC公司,及与BBC合拍的《美丽中国》

(BBC,英国广播公司,旗下有电视有广播,电视主要有新闻部和自然历史部,自然历史部负责纪录片的拍摄。)

BBC的纪录片,陈老师特别推荐了《Africa》,这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BBC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把小海龟从海滩爬出到进入海水这10几米的路程拍成了8分钟生命的礼赞。

在纪录片《Trials of life》的拍摄中,第一次有调研员这个职位,调研员一般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提前搜集可拍摄的线索,提供给导演进行拍摄的取舍。

纪录片《美丽中国》英文片名《Wild China》是BBC与中央电视台首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向电视观众展示中国的魅力。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拍摄最珍贵的精彩镜头,其中不乏以前从未成功拍到的片段,如藏羚羊在交配期的打斗行动、秦岭野生金丝猴、云南亚洲野象、世界第二小的蝙蝠、扬子鳄孵化过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转场、野生大熊猫交配等等。展现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奇异植物、自然风景以及民风民俗。

6
纪录片美丽中国,图片来源网络

这部纪录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其中讲到农民利用稻田养鱼,看燕子回归决定农耕……拍摄是艰辛的,8秒钟迎着朝晖昂首起舞的丹顶鹤画面,摄制组拍了三个星期。拍摄最大的障碍其实是中西方文化理念的碰撞,有报纸评价《美丽中国》中西方摄制组“一切从不信任开始”,西方对中国有很深的成见,其中包括中国对气功的封杀和黄河的认识,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在他们眼里也是灾难河,历史上曾多次决口导致人们流离失所。文革时期的除四害、打麻雀也是西方不可理解的。同时,作为外籍人士,不被允许进入西藏拍摄,不允许在北京上空拍摄,也给摄制组制造了一些麻烦。4年的拍摄中不断碰撞、磨合,成就了《美丽中国》,该片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是一个中西方摄制合作的美好开始。

凯哥提问,是什么力量驱使陈老师一次次不顾生死探寻人类不可及地带。陈老师用普利策对记者的认识来回答:记者是一群充满激情的人。 陈老师确实是位充满激情的探险家,南极考察穿越西风带途中,遭遇二十年不遇的巨大浪涌,陈老师勇敢的冲到舰桥外顶着狂风拍摄巨浪拍击甲板,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西风带传回视频,由于风浪太大,信号断续,回传只能在船舱外进行,8分钟的视频传了几个小时,西风带晕船的感受是恨不得立刻跳进海里,陈老师就是这样坚持把视频传回国内。另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情是在可可西里。陈老师所在的车在途中陷入泥中抛锚,此时距离营地22公里,气温骤降,车上4人决定弃车徒步回营地。高原缺氧、寒冷、路途遥远,队长要求大家只带必须的水和干粮,陈老师却坚持带上了摄影机。这一路,生死未卜,陈老师希望记录下同行科学家们的步伐,一步一步,越走越难,这次跟以往的艰险都不同,以往可能是一瞬间的了断,而这次是感觉得到慢慢的逼近死亡。 两名队员搀着年长的藏族司机在前面走,穿过一条河的时候突然水涨了起来,陈老师一步不稳跌进水里,前方队员回头时,看到陈老师正托举着摄像机,他说如果他不幸遇险,要把影像资料留下。视频放到这里,会场非常安静,大家可能跟我一样眼泪忍不住了,向陈老师致敬。(讲述CCTV事迹报告会)

在放映《敦煌》片花的时候,陈老师的疑问引发了讨论:文物散落在国外,是好是坏?

我是坚决站在陈老师这边的,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文物被运到海外,至今来看,它们是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留在国内的部分,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意识普及还需要过程,保护方式也还有改进的空间,至今看来,还是有一部分文物正在遭到破坏。Will同学用他浓浓的乡愁和文物的残缺美批驳了我,咔咔,我们不是在说文物保护吗?… 关注点不同而已,我们各自保留意见好啦。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与3名本以为志同道合的同学分享了头天的讨论观点,没想到,三位男同学不约而同站在了Will的旁边,无语…..苍天啊~ 说好的物以类聚呢?

参加茶聊最大的福利就是在现场可以边看各种内部视频边听讲,这次陈老师又给我们播放了许多他独家的视频,既然是独家,书记员也无法找到网络视频给大家链接,以后有机会来茶聊现场吧!

虫二的分享:人类学带来的宽容心态
7
腼腆的虫二(供图/起床吃饭)

虫二,文学编辑,大学专业人类学,《天真的人类学家》读书分享会分享者,美女,肤色很白,粉粉的脸颊上有淡淡的红,煞是好看,虫二很羞涩,说话时会先低下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再看一眼后忍不住张着嘴留着哈喇子呆呆的盯着看:) 咔咔

虫二讲的宽容来自于理解,理解可爱、可恨、肮脏、野蛮的真正缘由。

例如脏,掉在桌上的饭菜为脏,可刚才它们还在碗里是我们的吃食,我们认为脏,只是因为它们处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又例如桌上的鞋子….

洁净与肮脏的观念,其实来源于人类的秩序感,这里的洁净并不是医学上的卫生。

为什么人类会有秩序感?人类的习惯?《圣经》中亚当给万物命名,使万物有序。自然本是一条连续的线,命名中成为一段一段的线,这其中总有纳不入任何分类的部分,就构成了无序和不净。例如,人类的排泄物,即属于身体,又不属于身体,被视为不净。再如蝙蝠,非鸟非兽,在西方人看来就是不吉利的象征。犹太人对动物蹄子奇偶数的划分,决定了动物是否可吃,也是来源于人类分类的习惯。所以,分类,使人区别于自然。

欧洲中产阶级的产生:开始的时候只有农民,农民生活在农村,农村脏,到处是灰尘,有的农民认为有灰尘才会暖和,有的农民一家人洗澡只用一桶水,一个人洗完后另一个人洗,后来,另一部分农民不再认为灰尘会带来暖和,也不再一家人用一桶水洗澡,就带来了阶级的区分,产生了中产阶级。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吃完肉,手往皮靴上擦油,以此来保养皮靴。

法国人类学家奉行身体技术,认为身体是受文化影响的。例如,法国民族不懂得如何蹲下,非坐即站,在沼泽地里行军的士兵,休息时只能一屁股坐在泥水里;又如有的土著小女孩,不会咳嗽,嗓子有痰,也咳不出来;再如日本人发不出er的音…..

人类学的关注点时常是些反常的行为,如恐怖的习俗:割礼、纹面、刺花、裹脚,印度的种姓制度….

而人类学纪录片与普通记录片也有很大区别,用于传播的纪录片通常有剪辑有加工,而人类学记录则是完全展现,不加取舍。如一部讲述印第安人打架的片子,毫无美感,人类学家却能从中寻找这个人群打架的模式。

提问时间: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沟通,用什么表情眼神?

虫二回答:表情眼神差别不大,身体语言有差异,看对方如何做,模仿即可。例如 点头肯定,还是摇头肯定,如何摇头,不同人群可能会有差异。当人生观、价值观有冲突时,放下自己的观念,避免冲突。库克船长就是因为在菲律宾婆罗洲与土著起冲突被杀。

小道福利:费孝通与同是人类学家的新婚妻子去广西梧州大瑶山做田野调查,费妻子不顾当地忌讳,偷花蓝瑶人祠堂里神圣的东西,带在身上准备研究。费夫妇请当地人做向导带路进入林中做调查,当地习俗,不可在人前男女亲热,费夫妇新婚燕尔,支开向导导致掉入老虎陷阱,妻子先出去,误入水中去世。费请巫师占卜妻子去向,占卜出神物在水中,由此找到妻子尸首。由此,建议尊重当地人的价值观。

可乐的分享:眼神的接触
8
爱讲冷笑话的可乐(供图/起床吃饭)

可乐,@ideababel 平头帅哥,身材正好,却总寻思着减肥,不知道怎么想的。自称青春规划失败后进入全球最大中文旅游网站工作,擅长摄影、绘画、骑马、看孩子。可乐的擅长跟我们一般心中的标准不大一样,他拍的大觉寺的银杏,你如果看到,你会第一时间飞奔到大觉寺,可怎么拍也拍不出可乐的效果。可乐很幽默,喜欢搞怪,经常在自然笔记群里发些笑话,逗得大家很乐;可乐执行力超强,一天内去趟河北省博物馆木有问题。全才的可乐,很快被笔记君发现并吸纳入组织,目前负责自然笔记微信帐户的维护和宣传,让人很是羡慕,大家踊跃骚扰吧!7*24小时等您哦~

可乐讲眼神的接触,一开始先给大家讲了个小故事,可乐有朋友要去草原玩,向旅游业从业人员可乐咨询遇到狼怎么办,可乐说,跑是不行的,你肯定跑不过狼,你要做的是,正面死死的盯着狼,能坚持多久就多久。朋友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可乐说,是的,这样你会死得比较有尊严……. 不知被死盯着的狼会怎么想。

言归正传说眼神,可乐用了一整页胶片来强调眼神的含义:CO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UNICATION,嗯,沟通。

上一期读书会的《天真的人类学家》,讲的是人与人的沟通;下一期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说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你看了吗?我看了:)

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沟通呢?科学测试来了,科学家用眼动仪来测试人的眼睛对图像的反应,两幅图,婴儿尿片的广告:左侧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娃,右侧是尿片的介绍和图片,不同之处在于,小娃的眼神一幅对着观者,一幅对着产品说明。眼动仪的测试结果是:小娃眼神对着产品的那幅,观者对产品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另一幅眼神对着观众的。结论出来了:人物眼神朝向产品的广告,将吸引更多对产品的关注,广告投入将更有意义。可乐放出玉兰油的各种广告,构图均是一侧大明星美女(帅哥),一侧广告产品,同时放出科学家的预测:玉兰油快破产了。茶聊会场全场轰笑,呼呼记笔记的我也附和着笑了笑。好吧,作为一名女性人类生物,我是失败的,我不知道他们笑啥?!回家问了下度娘,我才知道,可乐又开了个玩笑。看看玉兰油的介绍:玉兰油(OLAY)是中国区最大护肤品牌,在大陆已持续十年呈两位数增长,玉兰油全球销售额近10亿美金,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护肤品牌之一。据《2011-2012年度中国护肤品市场调研报告》的数据,玉兰油的市场销售额与市场份额比较稳定,较去年略有上升,其在护肤领域的领导地位很难动摇。看来,眼动仪有问题。

9
江苏岩画,图片来源网络
10
玉兰油广告中大多数是人脸正对着观众。图片来源网络

接下来,可乐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来讲眼神的处理机制,嗯,是这样的,宇宙大爆炸产生了不平衡,由熵的定义推出一切事物都是从不平衡向平衡逐步转变的,此间产生了生物,继而产生人类,及人类的智能,人类智能的产生大概只有短短的8万年,厄…对于宇宙万物的进程来说,8万年确实是短短的。人类的智能来源于大脑和神经,神经负责接受外界信息、发射动作(例如眼睛的视神经),大脑负责信息的记忆、过滤和处理(其中前额皮负责所有信息的处理)。

视觉传播包括图形和文字,其中图形偏重情感,观者易产生感性反馈;文字偏重逻辑,观者易产生理性反馈。感性反应是最容易产生消费冲动的对不对?

接下来可乐着重介绍了人类文明早期图形资料中眼睛的表现方式,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新石器时期的岩画,描绘了可乐的远古先人无意留下的图样,包含正面的人脸和禾苗,正脸的人物是人类本能的绘画方式;然后是山东省博物馆的一幅东汉时期的画像石,这幅画反映了更多的故事情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幅画里人物是侧面的,但眼睛还是正面的;与此呈现方式类似的还有东汉后北齐贵族许显秀墓壁画,人物正面,眼睛正视观众;道教永乐宫和佛教应县木塔,画像眼睛都是看着观众的;还有西方文明较早期留下的图像资料:埃及神庙中的壁画,人物基本上都是侧面,眼睛正视,还有希腊古冈时期的绘画,也是眼睛正面。这是因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本能的对别人的目光有高度的注意力,试想一下,别人盯着你,即使在老远的距离,你也能觉察到有人在看你,对不?可能,觉察不到的那一类已经被豹子吃掉了:)人类早期的绘画,可能由于绘画技巧的限制,更多的反映的还是人类的本能,眼睛正视。

广告设计的目标就是让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更有效率。回到前面科学家预测,玉兰油为什么没有破产,正面的美女(帅哥)明星的眼神,首先在众多广告中吸引来你的目光,继而你再注意美女(帅哥)旁边的产品,广告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也就是为啥路过报刊亭时,看到大多时尚杂志都是正面的美女形象,这也是最吸引你的部分,对不对?眼动仪测试的其实是已经吸引来你的目光后,眼神的注意分布。

相关小贴士:

埃及神庙中墙壁刻画:古埃及人认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在冥界得到神灵的赐福后,能够获得生命,变成活的东西。如果艺术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躯体缺少了一部分,那他在冥界也是残疾人。因此,古埃及画家在创作陵墓壁画时,最关心的并不是画面本身的美丑,而是如何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存在的事物。例如,在描绘人物头部时通常采用侧画法,因为正面画法不易表现鼻子,而如果没有鼻子,此人在冥界就会失去嗅觉,还有一点,古埃及人的饮食习惯导致大部分人都有严重蛀牙,如果图像是正面的话就会很不好看,古埃及的雕塑上的人基本不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眼睛则适合用正面画法,这样可以使眼睛的视觉功能得到充分展示。身体其他部分的画法也采用同样的画法进行处理,如肩膀两边都要露出。这样一来,人复活之后就能在陵墓中“健康”地生活了。

11
埃及壁画,图片来源网络

可乐说到熵,让书记员想起了墒,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在元大都遗址公园,跟爸妈溜达,看到有个小牌子写着这个“墒”字,不懂什么意思,爸爸说这在乡下是很常用的一个字,一般说墒情,指土壤的含水情况。

感谢参与此次茶聊的同学:空错、陈晓夏、刘瑞升、老余、小余、凯哥、圆圆、锡兵、饭叔、悠悠、李占军、娜娜、希雾、安庆、大雪、胡志华、羊肉甩饼、叼石头的狗、秋寒、云小困、荔枝、Selina、小土、三三、罗心宇、可乐、青梅、小畅、逍遥游、住森林的乐子、糖宝、游弘、卢莹、炸鱼、小王子外挂、焦冬子、晚星、麦子、Will、寒江、郑洋、鼠曲草、郑洋同学、虫二、年高、杨晔。(按自我介绍顺序)

查看更多照片请点击豆瓣相册

以上文字大部分在2014年1月1日完成,新年第一天,说在这天希望有个好彩头,感谢自然笔记在过去一年教我们学到很多,让我们跟随自然笔记开始新一年的奇幻博物之旅吧:)

- --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